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制假网站忽悠60人“打新股” 小骗术骗得360万 □时报记者 陈逸清 通讯员 史隽 赵建民 郑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5日01:22  青年时报

  时报讯 一个没有二级链接的网站、一张粗糙的新股申购表、数枚私刻的公章,再加几个能说会道的业务员……利用这些简单“道具”,一个以80后女人为首的犯罪团伙在浙江江山等地忽悠了近60人参与所谓的“打新股”,骗得360余万元。

  这60个股民的身份形形色色,有公务员、银行职员、做生意的,而更多的是拿微薄工资的退休工人,为了“打新股”,他们乖乖地从口袋里掏出几千、几万,甚至三四十万块钱投入其中。

  近日,曹倩等11人被衢州市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提起公诉,并将于近期开庭受审。

  只凭看了眼所谓公司网站

  一受害人分批汇出十多万

  2009年初,衢州江山的尹女士向公安机关报案,有人叫他买新股,结果被骗去12余万元。

  “2008年8月初的一天下午,一个自称是证券公司业务员的人打我电话,向我推销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新股,十足自信地说自己有可靠消息,光大证券即将高价上市。”尹女士向公安机关详细描述了事情的经过:“他宣传,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将高达100%以上,并告诉了我一个光大证券的网址,让我上这个网站了解公司的情况,上面都介绍得很清楚。”

  尹女士登录网站之后,发现的确像他说的那样,便分6次将12余万元汇入对方指定的银行账号。满心欢喜的尹某以为自己赚到钱了,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自己买的光大证券上市,打电话想了解情况,此时才发现之前与其联系的张某等人均已关机,他们提供的网站也关闭了。此刻才发现自己被骗的尹女士立刻报了案。

  尹女士的报案只是个开头,再后来,陆陆续续又有受害人报案。江山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由网警、刑侦等部门人员组成的专案组,对此案开展前期侦查工作。

  主犯干过证券公司业务员

  组了个公司分工实施诈骗

  警方通过对银行账户、涉案网站等一系列的调查,发现这是一起以原始股申购方式进行网络诈骗的犯罪案件。在尹女士报案6个月后,警方将曹倩等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曹倩,1980年出生,广西人,随夫远嫁福建福州。她学历不高,只有初中文化,但肯吃苦,脑子转得也快。曹倩当过证券公司业务员,看多了那些想靠“打新股”一夜暴富的股民,精明的她看到了一个“大商机”——就是以“打新股”的名义骗钱。

  2008年3月底,曹倩和两个以前的同事成立了“公司”,一边请人制作了光大银行的假网站,诈骗使用的协议书、申购表、批复函、股东持有卡等资料,以及光大银行的假公章,一边还招聘了几位“业务员”。

  整个骗局是这样开展的:曹倩在QQ上找到专门卖股民信息的贩子,以5毛钱一条股民个人信息的标准,买入大量有效信息,“业务员”按照她提供的股民资料进行联系,或联系曹之前认识的股民,以光大银行的主承销商名义谎称可帮助对光大银行新股进行网下申购。在股民将钱汇到工行账户后,曹倩即将钱通过网银转到指定账号中,并由同伙取出,在分给“业务员”“提成”后,其余钱款由曹倩等三名主谋瓜分。

  漏洞百出的骗术屡试不爽

  小恩小惠加威逼利诱攻心

  实际上,曹倩布置的这个骗局漏洞百出,假网站制作粗糙,不符合规范,其中有一个人在求证了相关部门后发现原来是骗局,就没有上当。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上钩”呢?这帮人知道打心理战。

  曹倩专门给“业务员”培训,让他们不断打电话给受害人套近乎,聊家常联络感情,有时候还施以小恩小惠,让受害人慢慢从心里接受,觉得对方十分诚心,进而掉入事先设置好的圈套。甚至威逼利诱,说只有再买原始股,才能全部显示以前所买的原始股。

  另有“黑嘴”游说。许多受害人反映,他们在购买“原始股”的时候,身边总有一些人也在购买,有的甚至还是前来分红的。那些人实际上都是曹倩雇来游说投资者的,业内通常把他们称为“黑嘴”。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曹倩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当事人的财物,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