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硕博生捧铁饭碗“有点浪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5日10:48  辽一网-华商晨报

  去年在沈就业的近十万高校毕业生中 硕士、博士63%进入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

  晨报讯(记者 常旭) 去年在沈就业的近十万高校毕业生,现在就业状况如何?

  近日,记者从沈阳人才市场了解到,2009年来沈阳就业的97991名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0%。731名博士生全部实现实名制就业;6706名硕士生中,有6281人实现协议实名制就业;55391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2544人协议实名制就业;35163名专科及部分中专生中有23776人协议实名制就业。实名制就业的硕士、博士63%进入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超半数的本科、专科毕业生则进入民企工作。

  博士生无人进民企 大量本专科生在民企奋斗

  大量硕博生从事管理

  是人才浪费

  辽宁省人才研究所所长姬养洲认为:

  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仍存在误区,很多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绝大多数高学历毕业生,认为事业单位、国企、政府机关比较稳定;民企工作时间长,不稳定,到民企就业就不算就业。

  硕士、博士生进入科研院校、大专院校以及一些有研发团队的国企工作,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单位的岗位科技含量比较高,对人员素质要求也高,这些高学历人才流入这些单位工作能够学以致用,也有较大发展空间。

  大量博士、硕士生进入政府机关,从事管理工作,相当于一种人才的浪费,因为这些岗位并不需要较深的专业研究。

  企业员工三成是硕博生 大部分是从外地招聘的

  沈阳一家从事建筑外装饰工程产品研发、设计、加工的大型民营企业人事主管刘先生表示:

  企业有研发团队,一些研发成果都是有知识产权的,可以说企业生产产品比较高端。对博士、硕士等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目前,该企业博士、硕士占比达30%,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赴北京或者赴海外招聘来的人才,来自本地的并不多。

  现在,高校毕业生对民企的态度有所改观,但不能否认的是,仍有部分人不认可民营企业,企业在对高素质人才需求上仍存在缺口。

  专业对口率

  历史学最低

  统计显示,博士、硕士毕业生基本都能实现专业对口。在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排名前三位的是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建筑类;排名后三位的是历史学类、法学类和基础科学类,历史学类的对口率最低,只有30%。专科及部分中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是历史学类,对口率竟然为0。

  制造业人才培养

  循环周期长

  辽宁省人才研究所所长姬养洲认为:

  在辽宁工业经济不景气时,一些大学减少了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课程,招收的学生也减少。如今虽然逐年增加此类专业设置,增加学生招收数量,但由于人才培养需要3~4年的时间,循环周期相对较长,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历史学专业大多数只能够从事教师工作,因此一些学历史的学生通过换专业来提高就业机会。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