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申遗文本如期递交并正式通过初审 西湖申遗完成接力第一棒 □时报记者 张秉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01:28  青年时报

  关于西湖申遗,又有新消息了!

  近日,西湖申遗文本如期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并正式通过初审。

  从1999年杭州提出西湖申遗至今,一晃十年过去了,西湖仍在世界遗产的大门外徘徊。

  但这次,咱们离“大门”如此之近,一只脚已经轻轻抬起,就要跨过门槛去了。

  “一切都不能保证。”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是西湖申遗规划的负责人,在他看来,西湖离胜利很近,但那就像火炬接力,西湖申遗还有很多“棒”要跑。

  申遗破天荒用了“最”字

  西湖对杭州人来说,就像一根心弦,留在心里,却不会时时去碰,不碰,就看不到它的好。

  但在两位日本人眼中,西湖却是心结,散发出让人心疼的美。

  日本新花园都市计划领袖齐木崇人第一次来杭州的时候,在西湖上泛舟,看到重重山影,热泪盈眶,“不会再有那么美的地方了。”

  而5月8日,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对着清晨的一汪湖水,他的脑子里展现的是一幅山水画,满含热泪,用“暧昧”一词来形容画中湖和眼中西湖,“杭州曾经是南宋的都城,西湖和我看到的那幅画很像。”

  这正好呼应了西湖申遗文本中,专家们对西湖文化景观艺术风格的肯定——“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

  陈同滨是目前我国受理申遗规划数量最多、通过率最高的申遗大师,“在申遗文本中,一般都用词中性。用‘最’字有点引火烧身,但在这里我们用了。”

  申遗是一场接力

  对于杭州来说,西湖申遗意味着什么?说到底,“申遗就是保护西湖。”

  近年来,无论是西湖自然生态保护,还是周边建筑群影响控制,甚至远到钱塘江对岸的萧山、滨江,都因西湖保护和西湖申遗,悄悄改变着。为保护西湖生态,杭州拆除了西湖周边50多万平方米有碍观瞻的违章建筑,搬迁了2000多户居民,减少常住人口7000余人,恢复1800多处自然景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西湖东岸的城市轮廓线曾一度遭到破坏,给西湖保护和申遗带来负面影响。

  2007年,西湖边高达67米的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在一声闷响中被爆破,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影响了西湖景观。而随后湖滨区块的重建规划方案多次搁浅和修改,也都是因为建筑高度和体量“影响了西湖景观”。

  为恢复南宋时期杭州“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格局,杭州曾在2008年找来国内12位顶尖级专家,实地考察西湖东岸区域,为西湖申遗城市景观提升工程出谋划策。

  “连曲院风荷门口的停车场,过去是部队养鸡养鸭的地方,我们都腾出来恢复曲院风荷的景点。”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说:“申遗说到底就是保护,我们不为了赚钱,不会因为申遗通过了,就失管。申遗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

  西湖申遗也面临难题

  然而,西湖申遗并非一帆风顺。让许多人魂牵梦绕的西湖,却一直面临着“读不懂”的困境。

  有一次,陈同滨带着一个比利时的遗产专家考察西湖。他们坐着电瓶车在苏堤上经过,对着湖面远远的有一层山,陈同滨的感觉特别好。

  她有感而发,“早在南宋时,中国人提出‘无声诗,有声画’的说法。”

  见老外专家十分不解,她又解释说,“一般诗歌都要发出声音,现在你不必发出声音,就能理解到景色的诗意,我们的画卷上会有声音,很活很美。”

  老外感觉更诧异了:“啊!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这让陈同滨很无奈,深深体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陈同滨认为,要针对东西方专家的不同编制相应解说方案,“东方人来,甚至还要增添诗词文学,但如果是西方人来,他们可能很多东西都不能理解。”

  至今无一文化景观类的湖泊遗产

  通过分析和对比,陈同滨发现在890个遗产地中,至今还没一处是以文化景观为价值特征申遗的湖泊。

  录入世界遗产名录里的景观多是宫廷式景观,苏州园林也并非西湖这样大尺度的景观,人工设计性都很强。

  但在查阅世界遗产名录预备名单时,陈同滨看到了很多西湖的“竞争者”,这些湖泊也非常美,“在某一眼看过去时,西湖还真的不出色了。”

  不过,认真考察后,陈同滨又有信心了:“杭州西湖是以文化见长,价值和地位很独特。”

  对比国内,目前能与杭州西湖媲美的颍州西湖已不存在;惠州西湖在景观设计和历史渊源上,更多表现出受杭州西湖影响。

  专家们最终很有把握地在申遗文本上,增加了16世纪一位学者的评语,“‘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依然成立。”

  凡是现代材料都要换掉

  为保证西湖申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目前西湖存在不少需要整改的内容。陈同滨仍担心并一再重复,“凡是现代材料都要替换掉,哪怕换成木头、石材,也要符合传统美学审美价值。”

  现代材料是未来的遗产,但不是过去的遗产,那“不符合当时环境”。

  曾经就有一位老外专家指着西湖边美丽的桃树问,“这是什么时候种的?”

  陈同滨说,“桃柳是历史上就种的。”

  老外专家追问,“凭据在哪里?”

  “历史文献里有。”

  陈同滨总结说:“因此,他们允许事物的更替,但品种还得是原来的品种。”

  她建议,苏堤、白堤上的植被,也最好能恢复本体植被的风貌。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