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滨水城市纷纷排开彩船盛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04:53  新晚报

  本报记者 刘钢 王舒

  纵观国内,不少滨水城市纷纷举办各具风情的彩船巡游,城市的重要景点悉览入目,各地历史流转尽收眼底,带着灵性的“水”与各具姿态的“船”完美结合,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等神韵,成为城市的魅力名片。在哈尔滨市首次举办的彩船江上大巡游活动即将到来之际,先让我们领略一下国内各地纷纷排开的“彩船盛宴”。

  宁波 咸祥彩船延续200年历史

  作为“地方一绝”的宁波市、鄞州区的“咸祥彩船”,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

  据了解,“咸祥彩船”最早是作为渔民的吉祥物出现,是渔民出海平安、渔船满载而归的象征,它又叫纱船。因为最初的彩船,多以小竹、薄纸、纱布等材料制扎而成。用竹或木做成船体和亭台楼阁的骨架,然后用七彩纱布包扎,再配挂彩球、彩灯,最后饰以用纸绘成的龙、凤、戏剧人物于船体上。目前,宁波市鄞州区的文化部门为保存、发展这一民间民族文化艺术,在研究传统彩船的基础上,设计出新一代彩船的草图,邀请镇内木工、雕工、漆工、彩绘高手,边探讨边创作出新的彩船。制作

  材料也由原先的竹、木、纸、布逐渐被木材、油漆和现代新颖装饰材料所替代。在咸祥镇民间艺术彩船陈列馆里,两只1999年制作的龙、凤彩船,至今仍然光彩照人,崭新如初。

  苏州 古运河上再绘画中“姑苏”

  苏州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上的彩船巡游,历来是体现苏州“东方水城”特色的点睛之笔。每届彩船巡游,除了苏州本土彩船外,还有来自上海、常州、杭州、台北等地的彩船参加。在最近一次苏州彩船巡游中,还吸收了来自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彩船,力求以多地域文化的交融来营造独特丰富的水上旅游景观。

  据了解,文人笔下的苏州多与水结缘,苏州古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环绕古城的护城河周长16公里,至今完整保留,水上彩船巡游因此成为苏州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的“标准动作”。盛大的彩船巡游吸引了数万市民与游客在护城河两岸观看。每条彩船增加了背景意境表演,从而实现水陆互动、演员观众互动。苏州彩船巡游已成为世界彩船设计师们展现构思和技艺的舞台,每条彩船的造价也同样价值不菲。

  上海 共唱佳音“摩登夜上海”

  宽阔的黄浦江,一直默默见证着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中国“摩登”之都———上海。在上海外滩,古典的万国建筑与浦东陆家嘴现代高楼璀璨灯光的照耀下,上海旅游节上装饰一新的各式游船齐聚黄浦江畔,以“船、焰、灯”三位一体的方式,为八方游客摆开一场蔚为壮观的视觉盛宴。

  据了解,作为2007年上海旅游节的保留节目,浦江彩船大巡游每年都如期而至。据悉,浦江彩船大巡游活动自诞生之初,就旨在整合黄浦江游船资源,培育浦江旅游品牌,形成浦江游览的规模效应,推进上海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热点与亮点。彩船游与花车大巡游一起,构成上海旅游节水陆巡游遥相呼应之势。整个巡游过程中,彩船在黄浦江上,上演一曲“烟花与灯光齐飞,游船共江水一色”的华美乐章。同时,巡游彩船还对游客开放,每年5000多名游客可通过购票上船参与活动,在浦江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间穿行,在彩船上享受水上音乐盛宴、焰火大餐、感受妩媚的浦江风情,共唱时代佳音“夜上海”。

  内江 经贸文化同台“唱大戏”

  沱江流域因河面宽度适中,宜隔岸观景,自古以来盛行端午“赛龙舟”。据了解,从1965年,每年四川省内江市均要开展龙舟竞赛活动。然而,自“文革”后,这项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因属“封建文化”戛然而止。事隔45年,“2010年中国·内江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据了解,中国“内江·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的彩船巡游是打造城市名片的盛会、招商的平台、市民的节日。“龙游内江千舟竞,水润汉安万年长……”的活动宣传语言简意赅、字句含情。从内江的城市形象、地域风景、古迹名胜、城市新貌、人文风情等方面诠释、展示内江风情。在彩船游历间,打造“观龙舟、品美食、赏书画、游内江”的城市旅游品牌。

  作为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重头戏之一的彩船巡游活动,内江彩船游将于6月10日至16日亮相于沱江之滨。届时,9只创意新、寓意深的彩船将汇集沱江,竞相展现其美轮美奂的英姿。内江“赛龙舟”的时间,正和哈尔滨市“2010年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同步举行,与松花江历史上首次大型“彩船巡游”形成呼应之势,用极具南北特色的彩船,共同演绎歌舞升平,打造曼妙的“水上华尔兹”。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