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岛外新城如何避免造“空城”人口密度比高达11∶1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06:33  台海网

  

岛外新城如何避免造“空城”人口密度比高达11∶1

  台海网5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兰灿阳)近日,厦门市统计局发布常住人口分布发展特点:2009年厦门岛内人口密度为9371人/平方公里,岛外为833人/平方公里,岛内外人口密度比达到11∶1。目前,岛内人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岛外,人口密度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

  在厦门市全面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启动四个岛外新城建设的背景下,厦门市统计局发布这组数据,引起专家们的关注。“岛外人口的吸附能力不强,是岛外新城建设进程中,必须破解的难题”,市委党校一位专家坦言,能不能增强岛外人口的吸附力,关系着“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成败。

  采访中,专家们普遍建议,岛外新城建设,厦门要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进一步从政策体制、规划建设、公共产品供给上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着力打通阻碍城乡联动发展的“隔热层”。

  

  现状

  一半常住人口挤在岛内

  “岛内人口要控制规模,不能再膨胀了。”尽管早在数年前,就有政协委员如此呼吁,但厦门岛内的人口还是“噌噌”往上涨。

  2009年的厦门市人大会上,有代表提出,“厦门岛内人口如果超过150万,就一定会带来问题。”而现在,这一数据正在逼近150万。

  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09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发展特点浅析》显示,2009年厦门常住人口252万人,岛内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20万人,也就是说,厦门一半的常住人口挤在岛内。五成的常住人口居住在占全市土地面积不足1/10的厦门岛上。据调查数据推算,2009年岛内人口密度为9371人/平方公里,岛外为833人/平方公里,岛内外人口密度比达到11∶1。

  与2005年相比,岛内人口密度增加了201人/平方公里,年均增加50人/平方公里;岛外增加了130人/平方公里,年均增加33人/平方公里,岛内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岛外,人口密度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

  原因

  岛外人口吸附能力弱

  目前,厦门正全面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岛外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根据目前规划编制的人口测算,仅集美、翔安、同安三个新城规划新增人口就达50万人。

  厦门近10年每年增加人口在10万人左右,这些新增人口,基本聚集在岛内。因此,如果岛外新城没有强劲的人口吸附能力,很可能会变成“空城”。

  事实上,厦门的城市管理者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从建设“海湾型城市”、“大厦门”这些战略中可见一斑。

  2003年8月1日实施的《厦门市户籍管理若干规定》,特意提高入户岛内“门槛”,降低入户岛外“门槛”,鼓励人口向岛外迁移等,但这些措施未显成效。

  《规定》实施二年,迁入岛外人员增量不明显。岛内的人,不愿到岛外去。新增的人口,大多也集中在岛内。

  过去岛外为什么吸引不了人?“究其原因,便是岛外的人口吸附能力弱,对人口的拉动效果不明显。”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石红梅副教授分析,厦门的发展格局一直处于小岛型城市的状态,岛内建设已臻成熟,岛外广大区域发展相对滞后,岛内外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

  “不同的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是导致岛外人口难以聚集的历史原因。”石红梅说,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水平、教育、医疗条件、高质量的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是吸引人口居住在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

  上一页

  破题

  基础设施向岛外倾斜

  值得欣喜的是,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岛内外一体化过程中,已经提出“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在岛外新城建设上,提出按“四高”标准,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

  “目前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向岛外倾斜”,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在福州与闽商代表座谈时说。

  的确,厦门一系列关键性的基础设施正在岛外布局。翔安新机场建设将数倍于现在的厦门机场,厦门北站规模也大大超过现有老火车站,此外还有一系列重要基础设施正在实施或者规划中。

  建设重心向岛外转移,为产业和人口要素向岛外转移提供了前提。

  但是,岛外吸引人口转移的先天不足是明显的,既没有市政中心外迁的可能,也没有奥运、世博会这样的重大公共事件的刺激。

  据了解,为增加岛外人口吸附能力,厦门计划通过更高档次的产业、项目规划,借助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人口的转移。

  建议

  岛外期待“市民待遇”

  “产业、项目吸附仅仅是一个方面”,石红梅说,最根本的,是岛内外一体化进程中,要为岛内外提供相同市民待遇。

  岛外目前要加快建设,强化配套,在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建设的同时,三甲医院、优质学校都要在规划中,海沧的发展、五缘湾的人气的提升都与本地的教育等公共服务提供密不可分。

  “厦门可以尝试‘岛内外并轨’,实现城乡社会事业的一体化”,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钱运春的建议颇有建设性。他说,在教育方面,推行“管、办、评”联动机制、联合办学的模式,通过加强网络联系,实现岛外中学和岛内中学的联动,也可以让岛内一级达标学校到岛外创办分校。

  在医疗方面,钱运春建议,推行岛内条件好的医院和岛外卫生院的 “两院合一”模式:患者看大病时转到岛内高级别的医院,在康复期再直接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城乡共享。同时,坚持开展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岛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或者创办岛外分院,快速缩小岛内外医疗服务水平的差异。

  钱运春的建议也暗合着厦门市人大城建环资委此前的观点。人大城建环资委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去年的人大会上,就此问题有过专门的议案。议案建议,岛外新城规划建设要制定配套政策,力促公共资源均等化,鼓励和引导岛内的优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资源向岛外新城转移,增强新城吸引力,分流岛内中心城区过大的人口密度。

  上一页

  提醒

  执政观念也要一体化

  我们相信,一向善用民智的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岛内外一体化过程中,一定能借助新城建设,逐渐带来交通一体化、教育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等等方面的一体化,甚至还包括心理上的一体化,逐渐弱化岛内、岛外的概念。

  但省发改委一位官员提醒说,“厦门岛内外城乡差距有诸多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市相关部门要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城轻乡的‘二元’思维定式。”这位官员说,“多年来,讲厦门就是厦门岛,想问题、办事情都集中在岛内,岛外很多时候没有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既然要搞岛内外一体化,各区各局相关部门领导,就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统一到一体化的决策部署中去。讲厦门就是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市民农民一样、同城同策、同发展同繁荣的‘大厦门’,不仅不能让岛外在发展过程中掉队,甚至在制定政策时,还要有所倾斜。”

  浦东经验

  厦门的岛内和岛外,与当年的上海浦东、浦西,有些相似之处。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20多年前,黄浦江把上海分成两个世界。而今天,浦东已与美国华尔街相提并论。从1990年至2008年,浦东人口数整整翻了一番多,新区的常住人口从140万增长到300多万。而且,在浦东购房者中有一半是原浦西居民。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前副市长赵启正曾谈到浦东开发的思路:规划先行,接着是政策。

  “让城乡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赵启正说,上海浦东围绕这一社会目标开展的综合配套改革,使浦东百姓切实感受到社会事业的发展、变化与进步。

  一是社会事业“城郊并轨”。实施 “教育均衡化”,使浦东郊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输于城区。在卫生领域,浦东率先实行了城郊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并轨,17家镇卫生院也由过去的镇级管理划归区级管理。

  二是政府管理 “城郊合一”。过去,浦东的管理机构按照城区、开发区、郊区分别设置。从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入手,浦东对区域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为实现城郊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上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