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牛教育强镇”只是户籍人口的福利大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06:53  浙江在线_今日早报

  □安隅

  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从幼儿园到博士,实施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广东东莞石排镇这一做法一石激起千层浪,被称为“中国最牛教育强镇”。据了解,今年石排财政将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届时,拥有石排镇户籍的全日制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每年可分别领到4000元、6000元、8000元、10000元的教育补贴,这使得石排的免费教育从国家规定的9年一下延长到25年。

  表面上看,一个镇级政府就敢承诺居民可以从幼儿园到博士,进行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确实体现了一种气魄。不过,仔细阅读相关报道,才发现,原来该免费教育计划只有该镇户籍居民可以享有,外来人口是不能享受该政策的。而该镇的户籍人口仅有4.2万余人,可是石排镇的外来人口却多达二十余万。2008年该镇可支配财政收入为4.53亿元,用当地领导的话说就是,对户籍人口的“免费教育、免费公交、免费体检每年也就1000多万,这对石排财政并不算什么”。可是,镇里的财政收入与这二十余万外来人口的贡献显然是分不开的。就此而言,25年的免费教育仅仅给予户籍人口,对那些为该镇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外来人口而言,显失公平。“中国最牛教育强镇”也不具有示范性。

  在这里,笔者并不是在苛责石排镇政府承诺的免费教育制度,因为在目前的我国教育经费统筹使用制度下,石排镇的做法已属难能可贵。现在的问题是,目前教育经费投入是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共同负担,以县级政府为主,县一级政府是义务教育的主管单位。而东莞的经济架构比较特殊,没有县区一级行政机构,因此教育经费就由镇街主管。在这样的前提下,基层政府自然在教育经费支出上不愿意为外来人口“埋单”。

  进而言之,由基层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分配,就无法摆脱教育经费分割的格局。就难以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教育经费“贫富不均”的局面,比如同在广东省,既有石排这样实行25年免费教育的“中国最牛教育强镇”,也存在日前《南方日报》所报道的雷州东塘那种300人无厕所的学校;也无法消除同一个地方户籍和非户籍人口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富裕地区户籍人口教育经费“富得流油”,外来人口教育经费却“难以为继”的局面。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