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劳动力老龄化有碍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11:42  山西新闻网_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近日,笔者在绛县农村走访时,发现实际居住人口呈现严重的老龄化趋势。以某村为例,全村共有176户,865口人,目前外出务工经商的青壮年达521人,占本村人口的60.2%。留守的344位村民中,50岁以上的老年人211人,占留守人口的61.3%。全村有133户是留守老人接替子女承担农业生产、监护孙辈等责任。

  在农村,留守老人居多,给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一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留守老人难以承受。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维持者。60%的留守老人耕种着本该由外出子女耕种的土地,有一半的留守老人家庭的耕种面积不低于2亩,部分老人的耕种面积甚至多达10多亩。“庄稼地里草帽晃,近看全是白头翁。”由于缺少子女协助,很多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留守老人却要承担起繁重的生产劳动。二是留守老人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这些留守老人大多为小学文化,近1/3为文盲,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者,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村里的农业科技推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的合理流转,均因多数老年人的反对而搁浅,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对少年儿童的监护力不从心。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时很难把子女一同带出,导致农村隔代监护现象十分普遍。留守老人隔代监护的比例近60%,其中45%的留守老人同时监护两个以上孙辈。隔代监护使留守老人不得不再次经历抚养过程,承受沉重的照料负担。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水平整体很低,祖辈相对落后的文化水平、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和性格发展。村里少年儿童中逃学、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村庄,死气沉沉,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青壮年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和希望所在。种地远不及到城里务工经商的收入可观,青壮年外出可以理解,但推进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也迫切需要大批青壮年农民的参与。为改变目前现状,笔者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当地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兴办经济实体,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如果家乡有适合创业或打工挣钱的门路,收入有保障,青壮年劳动力就不会抛下老人和孩子舍近求远去挣钱。二是要合理流转土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推广新的农业科学技术,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青壮年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三是针对农村目前现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定期对留守老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同时组织成立劳动互助小组,找帮工、雇工,帮助留守老人减轻农业劳动负担。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迈过的一道坎,需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单鑫泉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