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菩提长青村:让老人有尊严地活着

  因地震而失去亲人和依靠的老人,如何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终,甚至老有所用?台湾南投县埔里镇菩提长青村,这个免费服务因“9·21”地震后失去依靠的老人的社区,经过11年摸索,创造了老人社区“自给自足”的新模式,对曾遭遇“5·12”地震的四川灾区来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昨日,“天府四川宝岛行”主体团访问了南投县埔里镇菩提长青村。村长陈芳姿说:“我们不仅要做到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更要让他们老有所用,有尊严地活着。”走进村里,温馨的画面展现眼前,一排排普通的板房,每户门口都贴着祈福的对联,门口有很多花篮,过道则被鲜花、陶艺品、水彩画装饰得非常漂亮。

  组建 就想给他们一张温暖的床

  陈芳姿是菩提长青村的村长,她和丈夫王子华是这个老人社区的发起人,现在分别担任南投县长青老人服务协会理事长和总干事,共同管理和发展村庄。在台湾“9·21”地震发生后,埔里镇遭到巨大损害,很多老人失去亲人无依无靠。陈芳姿和王子华决定创办老人社区,当时就是想帮助老人,“给他们提供一间温暖的床,让他们有热气腾腾的三餐。”就这样,老人社区从最初获得捐赠的74间组合屋发展至今,成为拥有图书馆、绘画室、医疗室、美发室、KTV、老人网络咖啡吧和陶艺教室等一应俱全的老人社区。

  转型 发展成无血缘的五代同堂

  老人社区占地约0.9公顷,现在住着30多个老人,平均年龄达75岁,最年长者已九旬,入住老人最多时达到八九十人,后来有的被接走,有的过世了。陈芳姿说,现在的长青村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五代同堂”。老人们是第一代,其次有工作人员、各个年龄层的义工,最小的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孩子们。他们都如家人一般相处相互照顾。朱添宝今年72岁,是村里年龄最小的老人之一。“自给自足、老有所用”的日子让他很满意,“除了种菜,我们还会制作陶艺品或办餐会等。周末,我们还会去夜市卖蔬菜和自己做的手工品。”

  “有空我就会来看看。没事就陪老人们聊聊天。”在附近的大学求学的许素英,每周至少有三天都在长青村度过。像她这样的义工还有很多,分散在台湾各地。暨南大学的郑仲君已在这里做了两年义工,给义工们住宿的三间体验房就是由老人们设计、义工粉刷的。王子华夫妇说,长青村从老人安置点转型为互助社区,经历了从临时安置点到具有凝聚力的家庭再到现在的互助社区等4个阶段,就是要通过他们和老人的共同努力,改变社会对老人的看法,转变社会福利模式,减轻社会和政府的负担。

  增收 “一家老少”不断提出新创意

  随着捐助减少,又如何维持老人社区的日常运转呢?老人们的日常起居、6名职工的薪水,都是不小的开支。陈芳姿夫妇和老人们不断提出新的创意,来维持长青村的“生计”。“半杯咖啡屋”就是长青村的招牌之一。“客人来了,老人们都会帮忙倒咖啡,有时他们手会抖把咖啡洒到地上。”陈芳姿说,但客人并不介意,反而更关心老人们。王子华和陈芳姿还教老人们做陶艺品,有时还把其中一些拿到夜市义卖。“老人都会发挥所长,比如会种菜的就帮忙种菜。”三间客房也是长青村的收入来源之一。“房子都是附近的大学生帮忙设计、粉刷和布置的,桌椅等也多是从旧货市场回收的。”王子华说,有些义工会在这里留宿,价钱都由他们随意支付。“所有渠道的收入,都将被用于老人的生活。虽然目前尚未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仍需部分社会捐助,不过我们始终坚持够用就行的原则,让长青村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本报特派记者 李娅 台湾南投摄影报道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