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长每收一条信息 老师有8分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11:28  生活新报

  

家长每收一条信息老师有8分钱

  定制了互教通的家长都会收到来自学校的各种信息记者 李振宇 摄

  记者 李晓静 因为没有定制用于家校联系的“互教通”短信业务,李女士最近接连错过学校的两个通知。她非常愤怒,觉得学校一些可以口头通知的内容,如今只通过“互教通”一种方式通知,是在强迫家长也定制这项业务。

  而定制了类似业务的家长们却又有别样的烦恼。这项当初他们认为相当贴心的业务,在经过7年的使用后,渐渐显露出一些变味的地方来。

  [名词解释]

  “互教通”是一种借电信平台为老师和家长提供相互沟通的一种通信服务,学校通过该项业务,定时给学生家长发送短信,内容包括学生的测试成绩、学校通知等。目前有众多同类型业务,功能相似,只是名称不同。家长在享受类似服务时需付费。

  烦恼

  没定“互教通”

  家长接连错过通知

  “要求学生第二天自带小凳这种一句话的事,老师就不能口头通知一下么?”李女士最近两天被女儿学校的“互教通”弄得焦头烂额。因为没有定制学校要求的“互教通”,李女士接连错过了学校的两个通知,从而耽误了女儿的“大事”。

  李女士的女儿茜茜今年12岁,在某小学上五年级。两年前,学校开始推行“互教通”的家校互动信息平台: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家庭作业的内容、住宿费用等需要家长得知的各种信息,老师只需要通过一个短信平台,就能将这些信息发到家长手机上。而家长需每月付给“互教通”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这些信息。

  觉得自己的女儿很听话,成绩也不错,李女士因此一直没有定制这项业务。

  3天前,学校在操场举行活动,需要学生们自带小凳子参加。老师通过“互教通”通知了家长,茜茜并不知道,而李女士也无从知道。因此,第二天的活动,茜茜只好和几个没带凳子的同学,站着参加了两个多小时的活动。

  前天上午,学校要收午餐费,老师还是用“互教通”提前给家长发了通知,李女士又再一次错过了。她只好向单位请了两个小时的假,赶到学校把钱交上。“在学校门口,我遇到了十多位家长,都是来给孩子送钱的。”李女士说,以前这样的事情学校都会给家长发张《告家长通知书》,可是现在却改用“互教通”,“虽然学校没有强制要求我们家长定制,可是老师发通知只通过这个途径,我们如果不定就没办法接到通知。”李女士认为,学校其实是变相强迫家长定制“互教通”。

  忍无可忍的李女士找到学校的相关负责人理论。该负责人告诉她,老师由于事情繁杂,有时忙不过来给每个家长都打电话通知,所以采用了“互教通”这种方式。李女士说,该负责人还很无奈地跟她说,如果学校每个通知都印在小纸上通知家长,学校的成本会很高。

  前天下午,记者找到了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得知来意后,该负责人将记者拒之门外。“我们没有强迫家长定制‘互教通’,而且每个通知我们都印成小纸条发给家长了。”说完,这位负责人便匆匆离去。

  质疑

  垃圾信息背后藏潜规则

  “最近手足口疫情蔓延,请不要带您的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地方!”“明天降温,让孩子多穿一些衣服!”……大多数家长在初看到这些老师通过“互教通”发送来的短信后,都觉得心里暖暖的,老师确实是费了心思在关心自己的孩子。可是没过几天,家长在收到“您的余额只有0.2元,请尽快续费”的短信后,心里不免产生了异样的感觉:老师发这些无关紧要的短信很容易,只需通过短信平台群发就可以了,但每一位家长为此却必须向服务商支付0.2元的短信费用。这无疑增加了家长的开支。

  孙先生的儿子在西山区一所小学上四年级,学校很早就建议家长使用“互教通”。原本以为每个月不会收到很多信息,孙先生选择了计次收费的方式,每收到一条信息需支付0.2元。可是孙先生却发现,经常只有二三十个字的信息却被分成了三四条来发。孙先生说,有一次学校通知家长第二天有活动需推迟放学时间,让家长下午5点半再去接孩子,“总共25个字的通知却用了4条短信才发完。”孙先生说,其中有一条短信只有一个字,有一条短信甚至是空白的,这样一来自己就多支付了0.6元钱。“这明显就是在讹我的钱。”孙先生说,他仔细地看过“互教通”的短信标准:手机短信最多70字\条,小灵通短信最多45字\条,超过才会自动分成多条。

  “我每天基本上会收到三四条‘互教通’的短信。”宋女士的女儿在盘龙区一小学上五年级,她定制“互教通”已经5年了,选择的是包年的付费方式,100元\年。“有的信息真的无聊。”宋女士说,老师会常常给她发一些信息,如:“明天下午上体育课,请提醒孩子记得穿运动鞋!”“最近天气干燥,请提醒孩子多喝水!”宋女士说,女儿现在都这么大了,这种短信实在多余。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互教通”的无用短信带有商业利益,甚至认为老师发这些无用短信可以拿到服务商的“回扣”。

  老师

  发短信是因为关心学生

  “提醒学生加衣服、多喝水,不也是因为关心他们嘛!”宋女士女儿的班主任徐老师说,作为老师她有义务关心每个孩子,“难道这样也错了吗?”徐老师说,她们通过短信平台向家长发送的短信,其内容主要包括孩子的考试成绩、放学时间的临时变更、学校收取一些费用的金额等。至于向家长发出的一些征求意见的通知,徐老师表示主要是为了与家长形成互动,更好地教育孩子。

  随后,记者采访了昆明市春苑小学、永昌小学、武成小学的多名教师发现,老师们都一致表示很喜欢这个平台。“我们通常是一名老师管理几十名学生,时间、精力都有限。家长们有随时了解子女在校情况的愿望,‘互教通’可以满足老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所需。有了这个平台,和家长的沟通更及时、密切了。”

  当记者问及是否存在“拿回扣”一说,老师们均表示,家长每个月的最高消费就只有15元,不会再让家长多交,老师也就不可能拿什么“回扣”。

  互教通公司

  家长收一条信息老师有8分钱

  为了弄清是否有“拿回扣”一说,前天,记者假扮成某小学的老师到昆明互教通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业务。

  据该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昆明众多的同类型服务中,“互教通”开展业务的时间最长,于2003年在昆明拓展业务以来,目前已经覆盖全省100余所中小学校、20余所幼儿园,用户达到10万多人,平均每名用户的消费金额每月在8元左右。“互教通”的收费标准为55元包半年,100元包一年;计次收费标准,则为每月最高15元,倘若有超支现象,则由公司承担。

  这位工作人员说,学校与“互教通”合作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只需将家长的信息汇总就可以建立一个专属的交流平台。当问及是否能给学校方面一些优惠条件时,这位工作人员笑了,“当然有,我们会每月给老师发放通讯补贴,否则你凭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凡是使用“互教通”的老师,家长每收到1条信息,老师就有8分钱的“补贴”。假设一个班有50个学生,老师发1条信息,就会有50个家长收到,那么老师就会有4元钱的“补贴”。如果老师每个月发20条短信,那么他这个月就可以拿到80元的“补贴”。“我们每个月都会把‘补贴’给老师们送去,一般是以现金的方式。”

  另外,这位工作人员还向记者推荐了“互教通”的充值卡,如果学校代卖其充值卡,可以有“返点”:一张100元包1年的充值卡可以返给学校2.5元,一张55元包半年的充值卡可以返给学校1.5元,一张30元计次的充值卡可以返给学校0.5元。这位工作人员还给记者支了个招:“你可以在学校附近找个小卖部,让它帮你代售充值卡。”

  [1]

  

家长每收一条信息老师有8分钱

  学校附近的商店里代卖的互教通充值卡 记者 李振宇 摄

  “互教通”只是群发工具,互教无从说起

  记者从昆明互教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单是这家公司业务在全省已有10万多人,以平均每名用户每月消费8元计算,这10万多名家长每年花在“互教通”上的费用约为960多万元。但家长们觉得,这个工具多数时间只是个群发通知的平台,家长真的有事时,它的作用并不大。

  失望:“互教通”很少为孩子“量身定做”信息

  在“互教通”的宣传册上,记者看到,“互教通”的主要功能有四种:家校互动(家长与教师间的信息互动)、亲情电话(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电话联系)、平安短信(学生刷卡给家长报平安,让家长了解学生出入校的安全信息)、智能考勤(自动记录学生出入校的安全信息,进行考勤统计)。教师通过“互教通”向家长传递考试、测验成绩、行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作息时间、活动安排以及交费情况等信息;家长可通过“互教通”向学校教师传递教育咨询、反映情况、建议、要求或投诉等信息。“互教通”的意义在于建立学校与家庭信息互动的长效沟通机制,养成学生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如果按宣传说所,每位家长每年为此花100元左右似乎是值得的,然而,很多家长告诉记者,宣传中功能强大的“互教通”在实际中只是群发通知的工具,家长们基本处于被动状态。

  李女士说,她曾向女儿班里定制“互教通”的学生家长咨询过,老师一般都通过“互教通”发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家长们都说只是一些群发的短信,比如说通知几点来接孩子,什么时候要交什么费用等,基本不会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一条只属于孩子一个人的信息。很多家长都表示,这些群发的信息完全可以口头通知学生,没必要使用“互教通”。家长们更想知道的是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绩,希望得到的是针对每个孩子的关心,而不是这种群发的信息。

  宋女士说,她女儿的班上共有54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家长都定制了“互教通”。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只是被动地接收老师的短信,很少主动给老师发短信。“每发一条短信就是0.2元,打亲情电话也是0.2元一分钟,如果我真的有事,会直接给老师打电话或亲自到学校找老师交谈,根本不需要通过‘互教通’。”宋女士说,她在定制的5年时间里,从未主动给女儿的老师发过短信。

  担忧:“互教通”

  让孩子缺失自律

  “我们小时候上学,老师的每一个通知都能记住,现在有了‘互教通’,感觉这些通知都变成了我们家长的事情。”孙先生说,现在只要手机短信一响,他就十分紧张,生怕错过了学校的通知。“而且我还得时刻把这件事挂在心上,我儿子倒随时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孙先生担心,“互教通”降低了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心,方便了老师却累坏了家长。

  但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如果考得不好会不敢告诉家长,作业完成的情况也不对家长老实说,“互教通”就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孩子没办法撒谎了,自律性和责任心才能提高。”

  对于自律性和责任心缺失的问题,记者采访的几位老师都表示这只是很个别的情况,小孩子的自律性和责任心都很差,只有家长和老师加强监督才能更好地管理孩子。

  昆明市教育局德育宣传处的李处长表示,“互教通”属于学校的自主行为,教育部门没有要求学校使用,更没有要求普及,学校和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学生使用“互教通”。家长是否使用,完全遵循自愿原则。针对家长不定制“互教通”就无法知晓老师的通知,定制以后又常收到无用短信的现象,李处长指出,“互教通”只能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学校还是应该按照正常的程序下达通知。“互教通”滥用是否会令孩子自律性和责任心缺失?李处长表示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对于“互教通”向学校老师发放“补贴”一事,李处长表示下一步会给予相关部门一些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建议。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的普老师说,“互教通”的出现确实是为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互教通的功能之一是让家长了解学生当天的家庭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这会滋长学生的惰性。知道每天的作业是什么并认真完成,是学生的本职,但如果总是要家长监督,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而且如果家长过分干预,还有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来源 都市时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