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联合报:焦虑的台湾 批评过剩与缺乏喜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20:14  台海网

  台海网5月27日讯 联合报26日社论“焦虑的台湾:批评过剩与缺乏喜感”,摘要如下:

  最近台湾经济接连传出好消息,包括:首季经济成长超过百分之十三,创下卅一年来单季新高;今年民间投资成长将达三成七,为卅五年来最高;今年出口成长率预估达百分之廿四,是廿三年来最高。同时,今年平均每人GDP可望达到一万八千美元的历史纪录。

  然而,这些好消息带给人们的欢愉,却维持不到一天,整个社会马上又被更大的焦虑覆盖。主要原因是,台股受欧洲债信及朝韩危机牵累连日重挫,市场一片哀鸣,就连非投资人也不得不提心吊胆。尤有甚者,首季经济成长的喜讯,被认为是刻意配合520释放的利多操作;民间投资成长,被泼上“失业率仍然很高”的冷水;出口畅旺,被解读成“过度依赖中国大陆”罪加一等。至于民众所得的成长,则只是让马英九的“633”口号再被拿出来嘲弄一次罢了。

  有趣的是,当瑞士洛桑日前公布全球竞争力评比时,台湾虽前进了十五名而名列第八,大家似乎仍不以为这有什么值得开心;但同一天,韩国各大媒体登出的标题却是:“韩国竞争力有史以来首度超越日本”、“韩国取得历来最佳名次”。事实上,韩国所谓的最佳成绩,也不过是挤进第23名罢了。同属亚洲儒家文化区,何以忧喜反应却如此背道而驰?

  台湾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缺乏喜感的社会,在内忧与外患焦虑难解的情况下,人们发抒及享受愉悦的本能也越发受到了压抑。当马英九提出“黄金十年”的说法,马上遭到绿营反呛为“黄金一坨”;更遑论ECFA签署在即,在野党还在铺天盖地的唱衰为卖台,利用早收清单的得失来挑拨不同产业的矛盾。如此,人民怎么能不惶惑:台湾到底要走向哪里?

  事实上,民主制衡被在野党上纲为“无限的批评”,也就罢了;问题在,相对于在野党和名嘴群的“批评强迫症”,执政党却始终不改其“小飞侠症候群”的一派天真,不思对相关议题作出更符合社会期待的成熟因应。例如202兵工厂设置生技园区的问题,政府如果自问站稳了环评及都计的立场,要在旧兵工厂上发展兼顾生态和生物科技产业,并非不可能的事;何致因一名作家的请愿,一项大计划马上陷入紧急叫停的茫然无措状态?相对于外界的批评泛滥,政府的对应消极和畏怯,也是加深社会焦虑的主因。

  让我们回顾一下,台湾社会上次有过一点共同的愉悦,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是王建民在美国职棒大联盟赢球?是李安获得奥斯卡奖座?还是陈树菊到纽约领奖?或者以上没有一件算得上数?其实,真正让人担心的,不是政府做得够不够好,不是台湾有没有得到国际的肯定,也未必是批评者有多么恶意和不理性,而是这个社会还有没有保持愉快与自信的能力吧?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