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试论当前基础教育中的“适度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3:03  汉网-长江日报

  李茵

  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过度”和“不及”并存,造成了片面教育,这是教育的顽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培训过度,智力开发不足

  我们是在用昨天的知识教育今天的孩子去迎接未来的挑战,而现今我们的教育中却出现了对“昨天知识”的过度培训,而对“迎接未来”的智力开发却相对忽视。笔者对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的207名同学做过一个“关于周末培优”的调查:85.6%的同学参加培优,其中49.4%的同学是自愿参加培优;47.2%的学生认为培优效果好。

  学生出于改变自身命运、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或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学校的氛围,主动或被动地承担着“重负”,上述调查结果所示,85.6%的学生在周末都会选择去培优,从学习时间上看,对孩子们的知识培训是过度的:孩子们除了一连五天必须在学校学习,就连原本是用来休息调整的两天也被各种知识的培训充斥着,他们加班、加点、加压,延长学习时间,没有停留喘息的机会。从学生学习的内容来看,对知识的培训也是过度的:有的孩子一个周末要赶几场不同的培优课,按照家长的设想,几乎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全才;培优班的内容又多又难,远远超出孩子们的智力承受范围。

  然而,“参加培优”的比例与参加培优后“认为培优效果好”的比例相差悬殊。有的同学在周末两天里连续参加4个数学培训班,然而每次考试的分数却不尽人意!这么刻苦的孩子,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的结果呢?因为我们只注重对孩子们知识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孩子们智力的开发。孩子的学习不应该只是简单知识贮存,而应该是一个活跃思维的过程。在整个教育中,我们太关注学生记忆的知识有多少,而对影响他们智力开发的感知、思维、想象、参与等因素重视不够。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注重对知识的培训,让孩子陷入被动接受、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活动中, 而忽视了对其智力的开发,他的思维方式就具有依赖性、孤立性,同是缺乏创造性,他们也就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命运的主人,那么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是不具备竞争性的。

  (二)家长期望要求多,培优因材施教少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总想让孩子出人头地,许多家长让孩子参加奥数班、英语班、舞蹈班、乐器班等,甚至一个孩子报多个兴趣班。孩子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坏事,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对参加培优的178名同学中进行了“周末参加培优课程数量”的调查:其中有14.6%的同学参加1门培优课程,26.4%的同学参加2门,24.7%的同学参加3门,18.5%的同学参加4门,7.8%的同学参加5门,5.1%的同学参加6门,3%的同学参加7门。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数量大多集中在2到4门,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周末短短两天里参加那么多兴趣班,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吗?而且,孩子真的有兴趣吗?在参加培训的178名学生中,“非自愿参加培训”的孩子所占的比例高达50.6%,这说明有一半的学生是被迫参加培训的。对属于此类的孩子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为什么不愿意去参加培优?答:不感兴趣,不喜欢,没有时间休息……问:既然不愿意为什么还是要去参加培训?答:家长非要我去,没有办法;问:你们在培优课上如何度过?答:发呆,想心事,玩……

  每个学生天赋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思维、智力、才能的发展又独具特色,人人都是宝藏,如果家长一味地按照成年人预先设计的轨道来要求孩子,硬性地提出过高的期盼和要求,这是对孩子个性的毁灭。孩子们该做什么就让其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引导他们做什么,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尽可能多地为他们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其特有的潜能和天赋能够找到最适宜的发展土壤。所以我们提倡适度教育,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 引导个性发展,体现教育的差异性和针对性。

  (三)对智育关注多,综合素质培养少

  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艺术素养、劳动准备素养等五项基本素质。然而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把本来就过重的学习负担片面地指向了智育,造成智育负担严重超荷,而其他负担相对不足。不仅如此,负担不足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还都带有智育化的倾向。爱国主义教育变成了知识记诵的“知”国主义教育,而无“爱”的情感体验;美育变成了唱歌与画画“技巧”的训练,而无“情操”的陶冶和“美感”的培养,等等。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人,却遭受片面教育,这不能不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摧残。

  1.过度关注学习成绩与关注身心健康的不及之悖论分析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普遍沿用“应试教育”评价体系,以升学率和考分作为评价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的观念和做法仍然普遍。事实上,这种评价标准过于片面,仅凭学生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成绩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评价也就比较高,学生品质评价往往也沦落为知识学习评价的附庸。正在这个标杆的指挥下, 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才把所有的资源倾注到考试和竞争之上,忽视了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关心。对分数的狂热追求使得孩子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孩子的大脑被一种功利思想主宰着,使他们没有个性,没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甚至变得自私、骄横、无礼,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无他人,更无集体荣誉感。与此同时,一些孩子由于心理年龄特征和各方面的能力所限,往往难以达到父母所制定的高要求、高分数,因而受到否定,屡遭失败。这样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它使孩子得不到培养自信心所必需的成功体验,孩子可能会因经常的自我怀疑而走向自卑,由厌学变成厌世。

  笔者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远远比考第一名更重要。对成绩的评价事实上是个“异化产品”,分数很重要,但是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中科院杨叔子院士曾指出:“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害才;当然,有德有才无体,是病才,我们的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2.学习上的负担过重与生活上的零负担之悖论分析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除了睡觉、吃饭和走路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功课中度过的,有时甚至在睡梦里、吃饭时、行走中也不例外。他们有念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背不完的公式、定理与概念,他们几乎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小奴隶”。与学习负担过重相比,学生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负担,而家长对生活上的过分宠惯和溺爱与对学生学习上的过分严格甚至苛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活方面家长无微不至地呵护、无节制地满足,衣服家长洗、被子家长叠、饭碗家长端、屋子家长扫。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人,他们有权力体验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历程,体验作为人的全部生命意义。

  二、教育发展需要适度智慧的路径选择

  (一)辩证唯物主义质量相互关系原理是“适度教育”的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会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的变化,即量变和质变,质的规定性和外在的量的规定性的统一,就是“度”。通过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理应得出教育要适度发展的结论。学生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发展着的人,其身心所能承载的任务与责任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度”的限界,学生的负担就不再是学生发展的力量,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成长,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中外先哲“阶段性教育”的理念是“适度教育”的理论先导

  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至赫尔巴特、杜威等教育思想家,无不对教育中人的年龄进行分阶段考察研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即人生的每个年龄和各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完善层面和成熟程度,所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成长需要,从而需要不同方面和程度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的精确度和加速度也相应地不同。我们的《学记》中也有“游其志”、“存其心”、“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蹭等”等类似的因人生阶段不同而异的适度教育智慧。初中阶段,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阶段性天性,如果快速地灌输,极易留下厌学的后遗症,影响孩子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习惯。

  (三)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是“适度教育”的现实需求

  由于个人的阅历水平、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等千差万别,各个孩子的潜能和天赋存在着巨大差异。学生就像一块一块的矿石,每一块矿石里都蕴含着宝藏,有的是金,有的是银,有的是稀有元素,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把它们一一开发出来,使其大放异彩。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如果把学生当成统一规格的产品去塑造,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去对待,那么我们做的就是对孩子天赋的毁灭与掩埋。对孩子个性化的培养与“根雕艺术”有着同样的内涵:根雕艺术的最高原则,是必须尊重和利用原有的形状,顺其势,凑其形。因此,适度教育主张让孩子优良的个性特征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 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受两种因素的影响,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了学生发展的双翼。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

  (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大多数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非智力因素不同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曾对800名男生进行了30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的与成就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习惯和是否有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耐挫性等良好的意志和性格品质。

  1.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更少,收获更多。初中生处于生理、心理突变时期,学习习惯极不稳定,极易形成惰性,如果一旦养成了坏习惯,不仅影响学业成绩,想改也常常是身不由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同江河中游泳儿童随身携带的救生圈,可以协助他们从知识的此岸游向彼岸。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质疑习惯;激发反思习惯,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实践习惯。良好的习惯往往会成就一生,但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对习惯行为的“自觉”的特性,因此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因,以增强自动化的程度。

  2. 加强思想教育和性格塑造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性格塑造,发挥德育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是适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我们的孩子要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父母、身边的朋友,做到尊重、关爱、善良;要拥有宽容、正直、诚实、谦逊的品性;要学会感恩、积极、分享。这些美好的品格,将是孩子人生的良好根基。

  其次,要树立“强者风范”。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独身子女,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萎靡不振;受到一点委屈,就会立刻想到离家出走,甚至会有轻生念头。因此,中学生应该具有抗挫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在任何时候内心深处都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要有一种抗压的能力,要告诉自己“我能行”,要有勇敢顽强、刻苦拼搏的精神,不畏困难,做生活与学习的强者。

  最后,要建立“与强者同行”的健康心态: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我们需引导学生不回避竞争。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从现在的学习中树立较强的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要形成正确的竞争观,未来社会的竞争成功者,不是靠损人利已或以不正当途径方法达到目的,而是靠个人的真才实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竞争和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必须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培训促进智力品质的优化与提高

  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看似是一种“消极”的慢的教育,讲究具体、生动的反复濡染,而这种表面上的“慢”却能够带来实质上的“加速度”。牢固的知识系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谈不上创新。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厚积薄发,基础宽广,就应重视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为创造性运用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基础知识的培训过程中,要促进智力品质的优化与提高,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思维训练。

  其一,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其发展之上。教师的作用将不是机械地传递知识,更多地应该是一名向导和顾问。有创造性的教师将充分重视对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这样才能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其二,思维是智能的核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教师的核心工作。在学习上有两种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是他知道去哪里寻找所需要的知识,二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鼓励自由思考,重视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加强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等思维系统的工作,无疑会给学生素质的主动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