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改革发展中继续坚持市场化取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3:04  汉网-长江日报

  叶金生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多年就是坚持市场化取向,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科学探索、坚定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我国经济才得以奋起直追,重新崛起。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中,应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这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所验证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从2005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对外贸易居全球第三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5﹪,中国成为举世公认的新兴的经济高速增长大国,“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正受到全世界日益广泛的关注。纵观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发展的主轴就在于始终不移地坚持市场化取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发挥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这期间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这个时期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实践,从农村开始突破,逐步向城市推进;从设立经济特区的局部试点向沿海、沿江和内地全面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目标,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活了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

  1992年十四大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肯定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使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实现了新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由政府定价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转型。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价格形成由市场决定,通过市场价格引导和调节资源流动,使价值规律发挥积极作用,增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化取向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阶段。这一时期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以科学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将整体改革纳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协同推进的新框架,从制度上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一步步加深,改革沿着市场化取向一步步推进,今天,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市场体系发育成长、宏观调控渐趋成熟、社保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走向市场,收获了累累硕果,这既是过去的关键抉择,也是今后的不懈追求。30多年的市场化取向改革,虽然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但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使中国走向了振兴的前沿。这些宝贵的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应该记取和坚持。

  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应注意的倾向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的投资政策、增收减负双管齐下的消费政策、促进出口平稳增长的外贸政策、逐步扩大由市场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范围的价格政策、促农民增收以激活农村内需的农村政策、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就业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清理不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和制度障碍的经济改革政策,并且制订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如两年4万亿元政府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这些政策和措施及时有力,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乃至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化险为夷,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并实现了去年8.7%的增长速度。这一成就,举世瞩目,连许多发达国家都声称要学习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模式。在稳定经济、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宏观调控的作用,有意无意淡化市场化取向;名义上稳定经济发展,实际操作上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市场化取向,过分依赖行政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忽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利。主要表现是:

  1、用行政手段过度干预经济发展,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利

  行政手段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针对调控对象,见效快,是规范市场化行为的一种手段,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运用,对市场作用的发挥具有积极作用。但过度的行政干预必然导致市场作用的失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悖。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企业“不找市场找市长”就是这一现象的突出反映。过度的行政干预会导致政府官员依据个人嗜好,为突出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干预市场、企业的运行,这既是腐败的潜在诱因,也使得政府偏离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目标,从而影响了市场化取向的发展进程。

  2、客观上存在的“国进民退”现象,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数据显示,4万亿投资计划中,绝大部分是政府推动的投资项目,包括相当大比例的基建项目和工业投资项目,近90%的项目被国有企业包揽,民营企业参与几无;项目的所有者、参与者,几乎都是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政府自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新增贷款的大部分流向了国企参与的“铁(路)、公(路)、机(场)”等大项目以及房地产开发,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与项目基本无缘。可以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客观上造成了“国进民退”现象,损害了稳定发展经济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保持了稳定增长的经济奇迹,民营企业功不可没。民营企业不仅与国有企业一样,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提供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就没有今日的辉煌;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发展经济就没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市场的公平性原则也将随之消失。

  3、市场主体有弱化的趋势,影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在宏观调控中,各级政府都在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市场机制的作用被忽视。随着行政手段调节作用的显现,不少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主动适应行政手段调节,大小事都找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形成行政依赖,市场主体有弱化的趋势。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政府主导弱化了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淡化了在市场合约基础上的市场主体地位。其他所有制企业也跟着仿效,眼睛盯着政府,希望得到优惠政策支持,市场公平原则及配置资源的效率作用受到损害,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平等契约关系的现实基础被动摇,现代企业制度也受到损害。随着企业市场主体的弱化,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将难以按市场化的方式运行,经济体制转型的最终目标将难以实现。

  4、“官本位”成为普适性价值观,影响多元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社会结构出现多元发展的趋势,受几千年封建制度影响的等级观念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冲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以“官本位”为标志的等级观念又有所回升。企业讲级别、学校讲级别、和尚也讲级别,导致社会以“官本位”为普适性价值标准,没有级别对不上话,不好办事,“官本位”成了经济市场化的最大障碍,导致发展机制失衡。“官本位”思想不仅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企业,不少企业依靠行政投资,甚至连自身管理方式也行政化。在这种行政化管理模式下,企业失去了自身的管理特点和行业标准,活力得不到显现,无法真正进入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只要这样一种文化价值导向存在,就不可能培育出健康的创业意识、市场意识。

  加强宏观调控并非意味着要单纯依靠行政力量来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市场化取向,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都发挥作用。市场是常态性的制度安排,市场是市场制度的主角,政府则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员。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时,“看得见的这只手”才发挥重要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切实坚持市场化取向,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资源配置由行政分配转向市场配置;企业行为由政策性引导转向市场需求引导;由行政审批转向登记备案准入。为有效实现三个转变,应从五个方面努力:

  1、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

  市场化改革取向是30多年改革的基本经验,也是今后改革的方向。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竞争,才能把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效益的地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双向调节。从总体上说,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还需要继续深化和发展,拓展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市场环境和条件。

  2、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管的统一。政府的责任是维护市场公平,提供社会服务,并制定相应的法规予以保障。当市场行为失效时,行政干预就应跟进,积极采取措施,让市场或宏观经济政策引导价格走势,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要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在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间寻找平衡,协调利益关系。打破各类保护和限制,促进市场行为的理性化和规范化,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基础性铺垫,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

  3、进一步确立和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市场主体是否积极活跃,行为是否规范公平,决定着市场是否发育,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与有效的重要价值尺度。一个健康、完善的市场体系必定是公平有效、竞争充分、行为规范、责任明确的市场架构。企业行为要自主化、经营管理要法制化、保障制度要社会化。要改变企业效法政府部门管理方式和行政结构的作法,建立适合自身发展和顺应市场经营的运作方式。政府在财税政策、金融、服务等方面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为了培育健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应该弱化对大型国企拉动经济增长的依赖,为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营造同样的市场环境和氛围。

  4、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继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培育要素市场,发展中介机构,积极稳定地发展资本市场;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大市场。

  5、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法制型政府建设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各级政府行政权力的范围及行政方式程序。政府应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更多地提供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加快建立市场基本经济关系、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化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统一、科学和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管理法规体系。同时,强化对市场过程的监督,及时纠正市场的不良行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系市政协主席)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