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8个月扫出“五净”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4:46  新晚报

  本报记者 黄青柏

  随着城市大扫除的推进,哈尔滨市街道、庭院、立面、景区、公共场所等脏、乱、差的现状有所改善,许多热心的市民、网友成为中坚力量,用相机曝光庭院、背街巷等卫生死角。记者在市城管局了解到,今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可能是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动员力量最强的一次。昨日14时,市城管局、市城管办有关负责人做客“议论风生哈尔滨”论坛,与市民、网友互动交流,探索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等。

  现状:脏乱差

  据市城管局副巡视员张亚伟介绍,哈尔滨市的卫生环境存在脏乱差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一些主次干道、重要区域清扫不彻底,背街背巷垃圾污物多;居民庭院乱堆乱放、私搭滥建严重;“三沟一河”、出入城口清扫保洁不到位;立面空间牌匾广告设置混乱等问题。不但影响市民的生活,有损城市形象,还影响到哈尔滨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掣肘投资环境。

  目标:五净

  市城管办王可明副处长说,本次活动分3个部分,从2010年4月23日起至12月31日止,重点整顿背街背巷、居民庭院、城中村、江河堤岸;规范市场摊区、街面秩序、桥下空间、空车配货、劳务市场等;治理牌匾广告、出入城口、铁路沿线、公共设施等。实现平面清根净底,清除卫生死角,消灭污染源;立面规范有序,清除视觉污染。达到街面净、庭院净、立面净、景区广场净、公共场所净的“五净”工作目标。

  措施:长效机制

  张亚伟说,为尽快改变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将采取抓基础、治现状、加强长效管理等办法,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强化一把手负责制,突出市级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和区、街、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管理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效能最大化。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管理、法律等手段,立足当前着手长远,整顿与规范并举,突击与长效并重,强化制度、体制、机制创新和市、区与部门联动,从根本上改变市容环境卫生脏乱状况。加大对各类卫生环境污染源的治理,调整市政基础设施布局,综合完善相应配套功能,实现集中整顿、源头控制、规划发展、协调推进,彻底解决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问题。

  借鉴:网格化管理

  张亚伟介绍,国内一些城市的网格化管理经验值得借鉴。南京市将原来的门前三包改为网格化管理承包责任制,实行定人、定岗、定标、定考四定管理,使城市管理得以提档升级。大连市2008年提出包卫生、包设施、包绿化的“门前三包”思路,并以市政府正式文件公布执行。在正式推进前做了“四个准备”,即法规准备、制度准备、管理准备、处罚准备,责任制得以有效落实。合肥市明确区域管理责任制,目前,正在对实施区域管理责任制进行调查、摸底,之后将正式启动实施。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