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性人”越洋接受会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4:51  信息时报

  

“两性人”越洋接受会诊
专家表示,孩子成年后的性别取向应由基因决定,家长与医生并无话语权。(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小小摄像头、大大显示器,连接起了一场远程越洋会诊。昨日,定居马来西亚的媛媛(化名)足不出户,接受了广州协佳泌尿科医院专家“面对面”的诊疗。

  10岁孩子性别模糊

  广州协佳泌尿科医院昨天“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患者”区女士到医院不是为自己“看病”,而是为远在马来西亚的“女儿”求医。8年前,区女士与丈夫离婚,2岁的“女儿”跟着父亲定居马来西亚,区女士说,由于和丈夫分手的时候闹的很僵,直到一个月前,才到马来西亚与10岁的“女儿”见面。

  “刚一见面的时候,我发现,媛媛比一般同龄人安静,不愿意与人沟通,我还以为孩子受到新妈妈的欺负,细问前夫才得知,在孩子5岁的时候发现了外阴两侧有两颗硬硬的睾丸,一直无法确定性别。”区女士前夫经济并不富裕,所住的小镇离市区很远比较偏僻,医疗水平有限,所以孩子一直没有得到医治。由于长期的自卑,媛媛的性格也变得很孤僻。

  得知真相后区女士泪流满面,回国后一直生活在巨大的阴影里,总觉得的亏欠了“女儿”。“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变得性别模糊了?”两天前,区女士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了广州协佳泌尿科医院求助。

  在了解到情况后,前天下午广州协佳泌尿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导师何恢绪主任通过视频对区女士的“女儿”进行会诊,在30分钟的越洋电话会诊后,何恢绪主任表示:经观察,媛媛双侧睾丸发育正常,初步诊断为严重的尿道下裂,属于“假两性人”,但确诊还需经过染色体检查。对于医生的敬业态度,区女士很感激,并决定与前夫协商让“女儿”回国治疗。

  环境药物因素引发病率增高

  其实,性别模糊的孩子不仅媛媛一个,根据南京儿童医院统计,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孩子检查染色体,而在其中因为搞不清楚性别需要鉴定的,每年大概有20~30例,平均下来,每半个月就有一例。

  何恢绪主任告诉记者,性别模糊的患者里,很大部分是由于尿道下裂所致,尿道下裂是常见的先天性尿路及外生殖器畸形,目前200~300个新生男婴就有一个,且发病率逐年增高。

  “从近年来的病例来看,环境药物因素的影响在加大。”何恢绪说,近十年大量病例以出生后男性发育差或有轻度尿道下裂、青春期前性发育不良及药物所致尿道下裂多见,前两种类型可能为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如雌激素所致,后者则以孕早、中期使用药物,尤其是雌孕激素保胎所致尿道下裂最为常见。

  勿轻率把“两性人”变男儿身

  何恢绪称,孩子出现假两性畸形时,由于性别分化还比较模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取向,这时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引导的决定权掌握在家长手中,医生也对决策有重大影响力。

  实际上,很多家长重男轻女思想严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男孩。何恢绪强调,不能根据家长的意愿轻率决定怎么给“阴阳人”孩子做手术,而是要按照染色体性别来做手术。因为孩子成年后的性别取向不是家长和医生说了算的,而是由基因决定,受性激素影响的。

  据介绍,广州协佳泌尿科医院对创伤性尿道狭窄、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治疗达到广东省先进领先水平。一年内,完成先天性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达200多例,成功率达95%以上。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一期重建术10例,其中9例是一次性成功,1例是二次手术成功,成功率达90%以上。

  文/马齐1分2分3分4分5分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