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监狱内审理七起减刑假释案 全省首次全面公开开庭审理,4人获假释,3人获减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6:42  大众网-齐鲁晚报

  

监狱内审理七起减刑假释案

  4名被提请假释的服刑人员接受法官的询问。

  文/片本报记者陈晨本报通讯员屈庆东盛苏刘智勇

  25日上午9时,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3名法官来到山东省鲁南监狱,公开开庭审理7名服刑人员的减刑假释案件。据悉,这也是全省首次对减刑假释案件进行全面公开开庭审理。经过一上午的审理,四名服刑人员被当庭裁定假释,三名服刑人员被当庭裁定减刑。法庭公开审理,7名罪犯被提请减刑假释

  25日8时30分许,7名被提请减刑假释服刑人员和即将为他们在法庭上作证的服刑人员一起坐到法庭外面等候,当天将向法庭提请假释的服刑人员高新生是7人中服刑期限最短的。这位年近60岁的费县某村原村委会委员,因为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交由山东省鲁南监狱执行,离服刑期满还有一年半多的时间。

  9时整,审理正式开始,4名被提请假释的服刑人员先后被传唤到庭。9时25分,作为第二名被提请假释的服刑人员高新生,在两名法警的押送下坐到法庭中央,开始接受法官的询问。为了能够更翔实地了解高新生在监狱的表现,法官先后传唤了他在监狱服刑期间的直接监管干警和与他一起生活了近两年的服刑人员担任证人。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20分钟,济宁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员和高新生的社区矫正办负责人也都参加了审理。

  10时45分,被提请假释的4名服刑人员的审理全部结束,经过15分钟的合议,在征得了检察员、提请人和矫正人的意见后,审判长时益同当庭宣判:4人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符合法定假释条件,可以假释。12时10分,经过一个小时的审理,3名被提请减刑的服刑人员的审理也全部结束,经过合议后法官当庭宣布3人符合法定减刑条件,分别减去有期徒刑1年6个月至2年。

  据悉,签完社区矫正协议书后,在矫正人的陪同下,包括高新生在内的4名获得假释的服刑人员已于当天离开监狱,重获自由。提请条件严格,出狱后要接受社区矫正

  “ 一般来说,死缓要先减为无期 徒刑,然后再减为有期徒刑,至少需要服刑14年以上,无期徒刑需要服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需要服刑一半以上,符合这样条件的服刑人员才可以获得假释。”庭审结束后,本案的提请人,山东省鲁南监狱狱政科副科长田幸福说。他还告诉记者,除了一些硬性条件外,服刑人员犯罪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程度以及在监狱内服刑期间的表现,都是其能否获得假释或者减刑的依据。

  据悉,服刑人员假释后还将由其所在地的社区矫正办公室负责其心理和生活上的矫正工作,预防重新犯罪,达到监外执行的目的。作为高新生的矫正人,费县司法局副局长杨德俭告诉记者,根据服刑人员的犯罪性质,他们会对获得假释的服刑人员进行分类管理,一方面交给其户籍所在地的司法所和派出所,指导他们怎样在监外生活,同时还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把一些“三无人员”(无收入、无固定场所、无家庭)纳入到当地政府的就业管理体系中,帮助他们在生活上能够自立。

  程序公开透明,让法庭审理成为法制课

  “ 这是济宁市乃至全省首次对 服刑人员减刑假释案件进行全面公开开庭审理,为此我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本案的审判长,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时益同说,实行服刑人员减刑假释公开开庭审理,是为了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逐步摆脱书面审理这种单调封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减刑假释的程序。时益同还表示,为了保证服刑人员出狱后不再重新犯罪,他们创新审判机制,邀请地方的社区矫正人参加整个案件的审理,服刑人员一旦出狱,就由地方社区矫正办接收,同时签订带有法律效力的矫正协议书,实现了监内执行和监外执行的无缝衔接。

  “以后我们还计划让监狱内的其他服刑人员参与旁听,让他们真正了解到整个案件审理的过程,让他们明白,只有好好改造表现,才能够获得减刑或者假释。在公开审理的同时,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也是我们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改造的一种创新性的想法。”时益同说。

  (本案服刑人员名字系化名)相 关链 接

  哪些减刑假释案需要公开审理

  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其中,要求对减刑假释案件采取公开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是原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罪犯的减刑、假释案件,要一律开庭审理。对于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分子,有组织犯罪案件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以及其他重大、有影响案件罪犯的减刑、假释,原则上也要开庭审理。书面审理的案件,拟裁定减刑、假释的,要在羁押场所公示拟减刑、假释人员名单,接受其他在押罪犯的广泛监督。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