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会全部移栽 这些树有希望留下了!

  《4000株树要为景观整治“让路”》追踪

  ■相关部门建议:做到能保留的尽量保留

  ■专家:道路景观整治要考虑市民的互动地带

  成都市因道路景观改造而要移栽滨江路和人民中(北)路行道树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市民热议。昨日,事态有了最新进展。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绿化处副处长吴江说,标了编号的4000多株树是为了前期普查工作做数量统计,具体的移栽方案还没有出来,成都市林园局会向成都市建委建议“做到能保留的尽量保留”。

  市林园局:

  编号只是做统计

  “我认为移栽这么庞大数量的行道树值得探讨!”昨日上午,成都市民罗先生打进本报热线86757777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担心如果真把这些根深蒂固的树木移走了,遮阴纳凉的树木还能否恢复?

  针对连日来市民的疑惑和不解,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昨日也做出了回应。

  市林业和园林局绿化处副处长吴江说,标了编号的4000多株树“不会全部移栽”,编号只是为了前期普查工作做数量统计,以确保整治施工时能做到按号移栽。

  目前,具体的移栽方案还没有出来,但市林园局会向成都市建委建议能保留的尽量保留。对于大树肯定会保留,但是因为道路拓宽,有些占道的大树,还是只能移栽。

  园林专家:

  大树最好还是保留

  “道路景观整治要考虑市民的互动地带,不能为了环境美化而牺牲群众的利益!”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省住建厅风景园林高级规划师钱振越在谈到此次树木移栽事件时说,树木移栽与否要根据具体的规划来看,但必须明确的是,规划一定是个好的规划。

  钱振越提醒,现在成都市区像锦江边这样的休闲锻炼场所已经很少了,道路景观整治最好在保留一些树木的基础上,拓宽这种公园地带,达到环境美化与群众活动场所增大,实现两者之间的双赢。

  滨江路如何打造?

  据了解,滨江路沿线驳岸将设置景观步道、亲水廊道及自行车骑游系统。打造亲水走廊,展现休闲文化。

  滨江路的道路景观改造主要是从老南门大桥至望江楼公园,全长约3公里。其中重点为锦江大桥东西两侧各300米以及兴安桥至九眼桥段。全新定位为 “景观透景透绿透水,打造亲水休闲长廊”。

  市民怀念:“那时成都满街都是树”

  市民们最担心的就是滨江路沿锦江一带的绿化树木,大伙儿说,这里已经是形成了多年的开放式城市绿地,担心树木移栽以后,这里的绿荫长廊再也没有了。

  事实上,市民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早在2003年,成都市因为红星路拓宽改造而移走了大量梧桐树。同时,东大街、西大街、新华路等道路改造也使得行道树被迫挪窝。而目前,这些地方尽管树木栽了不少,但当年的那种感觉似乎荡然无存。

  2003年,红星路拓宽改造,沿路生长了三四十年的梧桐树陆续移栽至十陵苗圃,其数量有300多株。大多数移栽后的梧桐长势良好,不过,它们再也没有回到红星路。

  2005年,东大街道路改造,72株梧桐树搬家,这些树大多生长在成都的各个城市公园里。

  移栽树木的街道还有西大街、新华路……这些树木的身影恍惚仍在市民心中。

  “现在城市发展了,道路越来越宽,但很多树木却在人们眼中消失!”家住岳府街的钟先生说,那时成都满街都是树,尽管街不宽,但那种出门见绿的惬意让人怀念。

  早报记者李庆实习生 王娟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