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佛山部分路段排涝系统建设标准仅一年一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8:28  南方日报
广东佛山部分路段排涝系统建设标准仅一年一遇
这是不久前一场大暴雨雨后市民在此路段骑自行车的情景。

  昨日下午,市气象台发布信息,未来2—3天佛山市天气不稳定雷阵雨频繁。预计今天起佛山市天气转趋不稳定,有阵雨或雷阵雨。即将到来的雷雨天气使市民可以暂时跟酷热说“拜拜”,但同时又勾起了市民的担心———是否会出现“水浸街”的状况?

  佛山毗邻的广州,在半个月内出现了两次严重内涝,多个小区的地下车库遭水浸。佛山能否防微杜渐呢?连日来,记者经过多方采访了解到,2008—2020年的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中明确:佛山组团城区及重要地段采用2年一遇标准,个别立交路段采用2—5年一遇标准之外,其余均采用一年一遇标准。一年一遇的标准,大约相当于一小时51.3毫米的降雨量。佛山的排涝系统仍然存在不少隐患,暴雨时遭遇内涝的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

  ●现状

  暂未出现大面积水浸街

  佛山近几次暴雨,虽然没有达到广州的200多毫米的降雨量,但最大的降雨量也在100多毫米,是否造成了严重的内涝情况呢?

  佛山市水务局局长韦奕铨说,“此前的几场大暴雨确实导致城区一些地方出现轻微水浸街现象,但整体来说佛山暂时没出现大范围的水浸”。他还表示,“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对排涝泵站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据悉,在暴雨来临前,水务部门会加强对雨情的监测,提前启动电排站实施预排以腾出涌容,以及机构改革使管理体系的理顺,以减少城市受浸的可能。

  据了解,佛山排水系统防洪排涝标准是按规划要求建的。2008—2020年的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中明确:佛山组团城区及重要地段采用2年一遇标准,个别立交路段采用2—5年一遇标准之外,其余均采用一年一遇标准。“一年一遇的标准,经过公式推算,大约相当于一小时51.3毫米的降雨量。”佛山市水务局排水管理科副科长张勇说。

  区社俭坦言,一直以来,佛山老城区的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系统,且老城区内排水管网陈旧偏小,只能抵御一年一遇的暴雨,有的地方甚至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佛山出现像广州那样强而迅猛的暴雨天气,情况也会‘很严重’,排涝的压力同样非常大。”

  ●调查

  市政施工不慎催生新黑点

  提起水浸往事,在禅城区南善里居住了20多年的徐先生还会皱起眉头。“我们家已经两次垫高门槛了,足足有70公分高。你看,这里几乎每家每户的门槛都很高的。”徐先生指着家门口用水泥砌高的门槛说。而在去年的地下水道管网整治中,南善里终于结束了水浸历史。“最近这几场暴雨下得那么厉害,都没有出现水浸的情况了,只是某些地方还会有积水。”

  记者了解到,在旧城区一部分水浸黑点得到彻底治理的同时,佛山中心城区一些新的水浸黑点也逐渐显露在公众的视野中。

  开汛以来的首场大暴雨发生在4月22日。当天,祖庙路与人民路交界处、兆祥公园内、澜石国际不锈钢交易中心附近的魁奇路上等地方均出现了大范围的水浸情况。由于雨势凶猛、排水不畅,兆祥公园内更是成了“游泳池”,佛山粤剧博物馆前的空地上,泥浆水深可及膝盖。而以前从来没有遭遇水浸情况的祖庙路与人民路交界处,积水也漫过了人行道,行人只能沿着花基等地势高处路过。

  “兆祥公园、魁奇路这些地方的水浸是由于附近地铁站的施工所造成的,人民路附近也有市政工程在施工。”禅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铁等市政工程的施工导致沙石等建筑材料撒漏到地下管道中,造成排水管道淤塞,导致水浸街的情况。

  “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增大地下管网清疏的力度,在必要的时候利用抽水泵来进行抽排积水,并责令地铁等相关施工单位按要求修复、清疏地下排水管网。”该负责人说。

  ●投入

  防洪排涝资金投入超60亿元

  随着各项水浸整治工程的铺开,佛山有不少像南善里这样的水浸黑点,在暴雨天气中终于浮出水面。据禅城区水务局局长区社俭透露,近3年,禅城区已经投入接近1亿元的资金,在南庄建设了两个排涝泵站,每年还投入400万元对河涌进行清涌的工作。该局今年将投入800万元对各水浸黑点进行彻底整治。

  “现在每逢暴雨过后,我们都会派人到各水浸黑点进行重新排查,下一步会对中国陶瓷城等水浸黑点进行整治,让附近居民摆脱水浸困扰。”禅城区水务局局长区社俭说。

  据了解,自1990年至今全市投入于泵站建设、河涌疏导等防洪排涝方面的资金超过60亿元。

  韦奕铨介绍说,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河区,佛山市实行分围区排涝,当围区遇暴雨且遭外江高水位顶托时易形成涝灾,特别是当城市地面积水过深时,地下室在未做防涝措施或措施不足的情况下易造成进水受浸。2005年、2006年部分地方发生地下车库、仓库、配电设备受浸,造成经济损失,此后,佛山水利部门就对全市地下车库、地下仓库、地下商场、地下保险库和人防设施进行调查。并制定了一系列完善地下建(构)筑物防涝排涝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措施。

  “虽然目前没有发现水浸车库的事件,但应该以广州暴雨造成地下车库重大损失为教训,提早做好准备,加快完善地下设施的防涝排水措施。”韦奕铨说。

  目前,面对城市内涝,最直接的方法是使用排涝泵站排水。据了解,目前全市建成固定电动排涝站1292宗,总装机容量23.07万千瓦,全市排涝能力基本达到10年一遇暴雨24小时排干的标准。此外,大大小小的流动泵站也为清除城市积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隐忧

  城市排水不畅是最大忧虑

  佛山市水务局排水管理科副科长张勇表示,造成城市内涝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天时。“以最近一次发生在本月23日的强暴雨为例,根据监测,该场暴雨的最大降水点在三水区,当天降雨量达172.4毫米,达到10年一遇的标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市区内,就超过了管网的排水能力。”还有,佛山市地下排水管网历史欠债多,东华里片区等旧城区甚至还有一些民国时期的管网,管网老旧淤塞,加上城市建筑密度高、汇流迅速,这也是“水浸街”现象的一大隐患。“最担心其实是施工泥浆会堵塞地下管道”,张勇表示,水泥、沙浆、瓦片等建筑垃圾及废料一旦进入排水系统,造成的堵塞则是永久性的。加之管网盘根错节,堵塞了哪一段都不知。再有就是“软实力”。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应急预案,发现水浸后及时调度排水泵进行强排,否则灾害无法避免。

  张勇说,当城市有大量积水时,主要是通过泵站排向河涌。“内河涌能起到调储功能,因此,佛山拥有的1000多公里河涌是佛山排涝的宝贵财富”。

  “龙舟水”临近或有强降雨

  市气象台预测,今年前汛期(4—6月)降雨总量590—670毫米(偏少一成左右);后汛期(7—9月)降雨量550—710毫米(正常)。

  “1月1日—5月9日,佛山市全市总降雨量达468.1毫米,与常年同期平均降雨量(464.3毫米)持平。尤其是5月1日—9日(广州出现百年一遇强暴雨天气)时,佛山的降雨量仅为80.9毫米,仅比同期偏多不到一成。市气象台台长,高级工程师张小霞表示。

  据预测,今年汛期内佛山降水阶段性明显,前汛期降水前少后多,“龙舟水”属一般年景,到后汛期7—9月雨量大致有550—710毫米(接近常年)。张小霞提醒市民,虽然今年“龙舟水”属一般年景,但是6月全市的降水预计在240—270毫米(偏多一至二成)。

  另据记者了解,全年明显影响佛山市的热带气旋预计有1—2个:初次台风可能略迟,或许7月上旬出现;最后的台风可能出现在9月下旬。

  策划 夏小荔 撰文 夏小荔 李晓莉 尹辅华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暴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