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区市制造“网络问政经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8:33  南方日报

  前不久,在惠州举行的广东首届网络问政研讨会上,河源市的“公仆信箱”系统,被评选为“最受网民关注”的“广东网络问政十大经典案例”———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在信息化建设上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河源,其电子政务系统的推广和运用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公仆信箱”搭建有效问政平台

  领导带头应用,通过网络问政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困、促发展,是河源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2008年12月1日和2009年12月1日,河源市分两步将市委书记陈建华的“华哥信箱”升级为包括1020个子信箱,延伸到镇一级党政领导的“公仆信箱”系统,形成受理、办理、查询、回复、督办、统计“六位一体”的网上信访平台。截至今年4月,“公仆信箱”共收到有效信件17013件,办结15438件,办结率91%;并被全省首届网络问政研讨会选为“2009广东网络问政十大经典案例”。

  为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窗口、纽带、阵地、载体”的作用,河源市每年积极争取支持,对网站进行改版和升级,通过提高网站的功能设置、版面设计水平和信息量,使之在全国和全省政府网站评估中排名不断上升。在2006年全国289个地级市和全省政府网站综合评估中,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分别名列第21名和第8名。2007年和2008年在全省名列第7名,2009年升至第5名,大大超出河源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和全省的排名。据统计,该市目前共有80多个单位集中在网站上发布信息和处理群众来信,网站信息量达40000多条,日访问量最高达10000人次,已收到群众来信46000多封,回复率达98%。

  通过网络互动、电台和电视直播的形式,以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目标,河源市经信局联合市政府纠风办、广播电台、电视台共建的“政风行风热线”系统,已成为促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向政府反映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据统计,“政风行风热线”系统开展工作以来,市直50多个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负责人先后参与上线,共播出节目1200多期,当场答复问题3428个,经调查回复问题559个,网站共收到群众来信26000多封,回复信件25000多封。

  花小钱办大事

  花小钱办大事———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河源从实际出发,实行专家评审制度,在信息工程项目中严格把关。

  为做好项目审核工作,河源市2007年建立了信息化专家库,目前,专家库中的专家已达到180名,专家库的建立,为该市信息工程项目审核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两年来,该市对“党政内网、行政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人民医院信息化工程、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网络系统、教育局中考系统和市妇幼保健院信息化系统”等市级公共财政投资的重大信息化项目,严格按照政府文件要求,组织专家进行项目审核,避免了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同时,也节省了资金。如,“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通过专家评审把关,在系统功能、效果和目标达到省里要求的同时,还为财政节省了2000多万的资金。国土部门的“金土工程”系统,从原来4000多万的方案中,经评审降至1900多万。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甘超强黄少立陶国睿

  统筹:刘健东甘超强

  ■创新思路

  创建5家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

  河源市市长刘小华

  在全省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河源的实际,在全市创建5家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改造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计能力、改进管理模式;组织实施5个机械制造数字化示范项目,带动工业产品的信息化、生产过程与管理控制的智能化;创建5家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带动高耗能企业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创建5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带动清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促进绿色企业发展。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与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等“四新”产业相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制订“四新”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壮大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引导国内外手机企业逐步向该基地聚集,打造一个结构完整、各环节配合紧密的产业链。大力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以硬质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以生物制药为主的新医药等产业,促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中兴通讯、北京汉能、日本东芝、广东国华和东江高贸物流城等项目的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促进河源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创新案例

  信息化打造“数字世客会”

  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下称“世客会)将于今年11月在河源举行。根据规划,河源移动公司将在“世客会”的会前、会中、会后,开展“五大工程”,以丰富的产品业务、周到的信息服务、先进的通信技术,倾力打造精彩“数字世客会”。其中,“掌上世客会”门户工程将打造无线城市手机门户,提供世客会动态、查阅食宿交通、下载客家红段子等掌上服务;“世客会红段子创业工程”则通过手机网络创业平台开展“客家文化红段子”创业活动,挖掘文化精髓,弘扬客家文化。

  ■信息化指标

  到2015年,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有较大提高,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大幅提升,生产结构优化升级,为实现“河源制造”向“河源创造”的转变打下扎实基础。

  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较大提升。传统产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技术的应用率达到7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5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工业信息化应用产品。中小企业普遍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自给率达到40%以上。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得到基本应用。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