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濠涌将变绿色走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8:33  南方日报

  广州又一批河涌综合整治初见成效

东濠涌将变绿色走廊
越秀区东濠涌越秀中段两岸的绿化已可以让市民想象到东濠涌整治后的场景。符超军摄

  链接

  广州市治水最新进度

  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项目581项,已完成344项,占59.21%;全市治水工程总体进度为91.07%。城市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共计113项,已完工42项;38座污水处理厂已完成9座,已完成污水管网敷设410.4公里。农村污水治理工程32项,已完工23项;246个村完工177个村,在建69个村。调水补水工程项目共计85项,已完工22项。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共计123项,已完工56项。水浸街治理工程228项,已完工201项。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邦明曾妮通讯员/卢绍琨朱楠洁)一度沦为排污水道的东濠涌即将摇身一变,成为一条一流的生态河涌绿色走廊。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东濠涌时获悉,广州市河涌整治工程的难点之一东濠涌整治工程目前已经完工接近九成。下月初,住在老城区的市民即可沿着滨水走廊从环市路小北段沿东濠涌一直走到珠江边。上下班、散步、逛街买菜又多了一条风景优美的近路。

  “绿道”串起三大亲水平台

  据了解,东濠涌在东风路以南为明涌,以北至麓湖路全线均覆盖为暗涌。此条河涌是越秀区河涌整治工程的重点和难点。2010年6月前,东濠涌综合整治任务为东风路以南1.89公里的明涌段范围。目前,东濠涌综合整治工程德政北片区已经完工,其余片区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8%。

  据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东濠涌整治工程将在两岸建设越秀桥、东华西、小东门、自然生态综合广场四大亲水休闲带、绿化广场,创造亲水开放空间。沿线麓湖至沿江路还将配套建设一条全长约4.51公里的“绿道”,与整治工程同步完成。

  以“绿道”为主线,未来东濠涌将串起越秀桥休闲广场、千年文溪广场、糙米栏文化体育广场、越秀中自行车驿站广场等四大广场;东濠会馆、六脉渠文物展览点、越秀桥、小东门桥、筑横沙桥等五大历史人文景观点;堤坢街堤岸埠头、四十中弯桥亲水码头、越秀北邻水广场等三大亲水平台。

  每天净化补水10万吨

  记者昨日在东濠涌越秀中路段看到,这里已经种植上绿色植物,并营造出亲水平台,可供市民戏水。岸边的“绿道”也已经初具雏形。

  以往干涸发臭的东濠涌在此次整治中将实施调水补水,目前补水工程已基本完工。主要是在珠江前航道江湾桥西侧新建补水泵站,抽取珠江水对东濠涌进行补水,沿河底或岸边埋管输送至东风路越秀桥,然后在越秀桥附近地底3米处的净水厂进行净化处理后,再自流到下游,使河涌充满流动水。补水后,南段分为浅水区、深水区。

  据介绍,按设计,工程完工后,东濠涌每天6时至22时会调水补水,总量达10万立方米。东濠涌补水后,东濠涌水深60厘米,水质达到四类水水平,可以观赏游戏,但不能饮用。

  此外,东濠涌过去的混凝土堤岸全部改成由绿色植物覆盖的生态堤岸,河涌底也“软底化”,可令水生植物和小鱼小虾存活,力图恢复这条河涌的生态功能。

  排涝标准20年一遇

  除南段外,目前为全封闭式暗涌的东濠涌中段(环市路—东风路)则将在已覆盖的暗涌盖板上建设公共广场,面积约3.1万平方米。

  此前,曾有相关部门表示打算揭开东濠涌北段的盖子,将暗涌复位为明涌。不过,昨日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段是否“揭盖”还要等市政府统筹考虑。

  另外,此前几场暴雨令广州遭到严重水浸,有专家认为河涌排涝功能的丧失便是祸首之一。据介绍,本次整治工程则恢复了东濠涌的排涝功能,标准为20年一遇。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经历几场暴雨之后,东濠涌两岸植物有明显的水浸痕迹,但没有漫过堤岸。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前几场特大暴雨都没出现问题,东濠涌排涝能够扛得住。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