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逃离“北上广” 小城之春是否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8:55  中国广播网

  

逃离“北上广”小城之春是否来临

  资料配图

  中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28分报道,“逃离北上广”曾是网络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不过目前,部分城市的白领已经付诸行动。一项调查显示:目前, 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家庭幸福指数偏低,其中,住房压力大、工作压力大、交通状况不佳、缺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是导致受访者幸福感指数偏低的重要因素。

  逃离大都市,来到二线城市,似乎开始形成一股小小的潮流。即将出版的《南方人物周刊》重点策划《小城之春》——探析未来宜居城市的发展趋势。中国之声记者申玉彪对话《南方人物周刊》资深编辑郑廷鑫。

  申玉彪:本期文章标题为“小城之春”,主要想表达什么主旨?

  郑廷鑫:我们杂志在二月份的时候做过一个关于80后的专题,里面有一篇文章讲的是“逃离北上广”的现象。大城市的房价高、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很容易让人缺乏归属感,所以出现这个现象。后来我们觉得这个现象不只发生在80后身上,其实是有共性的,大城市生活的人开始发现并不是很宜居。

  中小城市相比之下生活的压力小,污染少、噪音少、房价低,交通出行也方便,消费比较低,相比之下其实是更加生活的一个地方。今年世博会有一句口号叫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说得非常好,城市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加是生活的地方,做这个专题其实有对大城市发展的提醒。

  申玉彪:因为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加上网络的发达,汽车时代的来临,很多人离开大都市来到二线城市生活,“小城之春”是否已经来临?

  郑廷鑫:我们这次专题有采访一个学者俞世纯(音),两年前他从北京跑到云南大理,在大理租了一套民房,一年9千块的租金,有一个院子和一个菜地,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洱海,每天睡到自然醒。这对大城市的人来说,是很让人向往的,他在那里两年里,风湿病也好了很多,这是挺好的个案。

  小城市生活的节奏、生活的氛围其实在大城市很难想象,但是说“小城之春”现在已经来临可能还有点早,这其实是一个现象或者趋势。社会发展其实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先是巨型的城市化,到高度的城市化到最后是逆城市化的过程,特别是现在交通发达,高铁、高速公路普及后,形成城市网再加上网络的发达、汽车普及,其实小城市分摊了很多大城市的机会。

  申玉彪:文章认为“小城之春”看似已经到来,实则背后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究竟有哪些问题,如何来解决?

  郑廷鑫:这个问题其实是跟社会现实有关的,可以跟国外做一个对比,国外有很多人是居住在小城市的,但是目前中国跟西方国家发展阶段不一样,欧美国家基本上7、80年前就完成城市化过程,咱们现在还处于城市化过程中。就中国来说,小城市存在一定问题,就业机会不是特别好,公共设施建设没有很完善,包括政府服务也没有大城市那么开放,文化环境相对单调。移居并不是去那里避世、养老,这也是目前小城市存在的问题,跟社会资源的分配也是有关系。

  【央广调查:娃哈哈出奶粉了,你会买么?】

  热搜词:北京物业新政新能源汽车娃哈哈进军奶粉业商品房成本摸底人体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