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昆明棚户区改造太迟缓 工会主席直言:不能“望梅止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9:14  云南网

  “二轻、轻纺内企业整合改造,我提了很多年了,但到自己快退休了也没有办成。”

  “困难群体的问题不解决,昆明就永远没有和谐。”

  ——昆明市人大代表、市总工会主席杨丽

  核心阅读

  昨天,在昆明市规划局2010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集中面商会上,昆明市人大代表尹晓华提出的《关于政府把困难、破产、改制国有企业的老职工宿舍区纳入旧城改造规划的建议》在昆明市规划局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答复。

  不想,困难国企职工的安居问题,引来昆明市人大代表、市总工会主席杨丽的极大感慨,甚至为昆明推进此项工作的速度之慢、民情之急大为光火。一句,“整合改造,我提了很多年了,但到自己快退休了也没有办成。”杨丽道出了自己作为人大代表履职中的不顺。

  人大代表呼吁改造老职工宿舍区

  今年年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城镇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自2010年至2012年,我省将基本完成23.5万户(其中廉租住房12.5万户)、11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作任务。

  改造范围限定为,在国有土地上建设,占地10亩以上,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居住户数100户以上的集中连片、结构简易、平房密度大、人均居住面积少、建设使用年限久、配套基础设施差、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的城镇和国有工矿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棚户区。

  即便有了文件,昆明市人大代表尹晓华仍对自己提出的《关于政府把困难、破产、改制国有企业的老职工宿舍区纳入旧城改造规划的建议》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老国有企业职工居住条件困难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开发商买了厂房建房子,却把住着老职工的住宅区丢在一边了。导致一边是非常漂亮的商品房,一边是非常破旧的老楼房。她坦言,老职工们买商品房买不起,一辈子都改善不了居住环境。这些四五十年的老宿舍不改造,今后将成为新的贫民窟。

  昆明市规划局综合处就尹晓华的建议案给出了答复。综合处负责人解释说,昆明除了“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工作之外,还制定了昆明市企业“退二进三”(既属于第二产业的工业企业退出昆明主城区,进入工业园区,主城区主要发展以服务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工作,有大量的困难、破产、改制的国有企业可以纳入“退二进三”工作的范畴。具体到部分条件较差的老职工宿舍区用地也可以纳入“退二进三”的工作范围,在开发建设中得到改造提升。在“退二进三”过程中,在测算经济补偿方面也可以以货币补偿的形式,将此部分职工搬迁出去,使他们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在此之外,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政府将结合土地的储备工作的加强,结合片区的改造重建,将涉及到的条件较差的部分老旧住宅进行旧城改造。听了答复,尹晓华说道,虽然答复宽泛了一点,但可以理解。

  工会主席:不符合政策也别“望梅止渴”

  但此时不该发言的昆明市人大代表、市总工会主席杨丽则按下了按钮,大嗓门地发起言来。“省里有规定10亩以上棚户区才能改造,现在那些困难企业多数可用的地方也就是几百平米。不符合政策,不能立马解决。规划和其他部门不能看着这个政策,望梅止渴,但要有这个意识,想办法帮困难工人解决住房子的问题。”

  杨丽之后的话,让会场显得格外安静。“困难群体的问题不解决,昆明就永远没有和谐。”她掷地有声地说,住房、教育、医疗,就是压在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

  当人们觉得杨丽发言要结束的时候,杨丽话锋一转,对工作人员之前就某些正在制定的政策给予的“还无可奉告”的回答发起火来。“这个问题不是规划部门就能解决的,我们来就是要向你们反映老百姓关心的事情。今天来的所有代表都是依法履职,促使相关单位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希望你们强烈反映,不是我们人大代表的意见,是人民群众的意见!”杨丽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