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德里工业区实施整改新法案 华商多不看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0: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8日电 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马德里fuenlabrada cobo calleja工业区拟将实行整改新法案的消息再次传出,华商们对此议论纷纷。随着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逐家上门工作,关于整改的具体实施,似乎已经启动到关键日程上。

  近日来,马德里fuenlabrada cobo calleja工业区拟将实行整改新法案的消息再次传出,华商对此议论纷纷。随着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逐家上门工作,关于整改的具体实施,似乎已经启动到关键日程上。

  整改基调没有其他变化

  按照政府的整改计划和要求,政府已经认真考虑了现在华商的自然情况,他们基本上不再坚持工业区不能商用这个观点,而是要求每个商户按照文件要求,即拟定的三种类型中的具体要求,进行仓储区、商务区、停车场、绿化用地、消防区的严格区分,并对附属用地,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甚至每平方米的绿化植树数量等,都出台了明确的规定。

  关于仓库的分割使用和分割比例,政府原本的要求是商务(含办公和工作人员休息区)占49%,仓库(货物存放)占51%,这也是一直沿用至今的规章和要求。新的整改计划就是强化商用和工业的区别,整改要求商务占用15%(主要用于经营和商品陈设),另外的85%中包括仓储,办公,卫生间,休息间等。

  结合华商的实际情况人们不难发现,达到政府所要求的一切是不太切合实际的。现在所有仓库的使用标准和模式,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有限度的改造。在现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期望经营者拿出大把的钱,来达到政府的要求,确实有点勉为其难,其中一些举步维艰的经营者,甚至都处在无利经营的亏损状态下,这种情况下,就根本没有可能倾巨资去满足政府的要求。

  整改有所细化凸显苛刻

  根据市政府关于工业区整改工作要领,市政府对工业区的建筑设定了三种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特点、使用、条件及限制用列表形式进行了详细说明,经过比照后人们发现,这份新出台的细则相比以前的整改计划,将更为苛刻。

  第一种类型是独立或半独立的工业建筑,其中15%的面积允许用于其它附属用途,即商业经营之用等。第二种类型是微型工业区,其中35%的面积允许用于其它附属用途。第三种类型是第三产业区,100%可以从事第三产业(关于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有待于市政府的明确解释)。据了解,目前该工业区众多商家仓库都处于第一种类型,而分属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的商家比较少。倘若果真按照市政府的方案整改的话,那么眼下商家的营业面积将会大大缩小,只能占15%。可以说,这种整改方案较之以前对华商来说更为不利。

  在此之前,为了切实保护工业区全体华商的利益,西班牙华人企业联合会积极努力,多方探讨,与市政府进行多次沟通和磋商。从被政府请去商谈的部分华商处得知,政府列出两种方案:一种是对于那些面积小于两千平方米的仓库,只能辟出15%作为营业面积,亦即展示厅,其余部分作为仓库。另一种则是面积大于两千平方米的仓库,允许营业面积保留49%,但是必须把另一部分辟作停车场。前来进货商家的车辆必须停在该商家仓库的停车场,不得停留在街道两旁,否则将受到政府的处罚。

  一位陈姓老板分析说,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对商家来说,都是令人头痛的事情。15%的营业面积对于习惯于敞开商品让客户自由选择的中国经营方式来说,不啻是勒着喉咙吞食,根本无法达到经营要求。如果是49%的经营面积,表面上还能说得过去,但是要把另一半辟做停车场,姑且不说这一工程之巨大,单单是这一部分用昂贵租金租来的宝地用作停车场就令人无法容忍。1

  “谈话”让商家难以接受

  一位老板不无丧气地说:“一个好端端的商业经营区,面临这样的整改,你说让我们怎么经营?”这位老板的话代表了大多数商家的心态,很多人都是这样看待整改和以后的经营态势。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在被政府工业部负责人找去谈话后,满面愁容,一筹莫展。他告诉记者,政府让他自由选择,是保留15%还是保留49%九的营业面积?他说无法决定,也不想做出选择,希望能保留现有经营面积。该官员表示这是不可能的,选择是必须的。

  现在政府主管部门已经找了一部分商家进行谈话,还有一部分商家尚未被谈话,不过谈话是迟早的事情。用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话说,每个人必须服从整改的部署,实施整改新案根本不是回避就能解决的问题。

  很多商家这样对记者表示,cobo calleja工业区形成商业批发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距今至少已有十年的历史,为fuenlabrada市政府的财政税收做出了不少贡献,其中无不凝聚着华商的心血和辛勤劳动。作为政府应看到这一点,更应该珍惜这一点。就地理位置说,马德里周围卫星城镇数十个,哪一个城镇能有这样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再说cobo calleja原有的工业区已经名存实亡,将它易名为“商业批发区”应该是最为恰当不过。既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商业批发区,那么政府就应该按照商业批发区的模式加强管理,给广大商家予以诸多方便举措,以便筑巢引凤,使之有条不紊的发展腾飞!

  借鉴外区经验未尝不可

  马德里大区政府时常把广场和空间辟为临时商铺,目的就是方便民众,发展经济。除了fuenlabrada之外,其他区分因为没有固定的像fuenlabrada这样的商业批发区,临时商铺只能属于权宜之计。受访的商家用这种常见的feria方式进行比照。

  商家没有停车场,中国人按照中国人的经营模式敞开经营让客户自由选购,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对于新建的商业建筑可以严格按照整改新案加以要求。但是历史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决不能生搬硬套。政府这样整改就是在把商家逼向死胡同。一位在此地经营了多年的老华商告诉记者,“既然政府不珍惜这样的经济优势,那么商家只好走人。”

  整改既然牵涉到广大商家共同利益,那么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商家一定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一位资深商家表示,希望大家能团结起来步调一致,拿出可行的办法让政府认同。

  从长远利益出发,工业区整改似乎很有必要,也非常有利于华商的生存和发展。但是,政府出台的新整改文件中,人们看不到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体现在哪儿?

   谁是谁非还很难有定论

  纵观Fuenlabrada市政府自整改以来的具体步骤,华商的抵触心理显然占了大多数。当地政府一拖再拖的缓慢步骤,已经给这个令人头疼的整改做了不乐观的结论。但是,政府自有其职能和权力,数百家中国商户中,95%是无证经营,这就是所有华商腰杆子不硬的最大软肋,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折腾还是在整改,政府都是极具优势的一方。

  有关工业区整改问题,政府已经悄悄地从个别“谈话”开始了进程,而不是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记者认为,这恰恰说明了政府的整改实施还是相当小心翼翼的。牵一发而动千钧,在好几百家商户面前,政策如果实施的不甚妥当,很可能最终难以收场。同样,在此地经营了数年的华商,由于该区政府多年不批给营业执照,大家都面临着无证经营,整改在即,无处可去的尴尬。

  西华联执行主席刘松林对记者表示,他会尽全力与政府探讨一个可行、稳妥的解决方法,争取以最好的方式化解眼下的争议。(晨阳)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