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庆启动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0:52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重庆5月28日消息(记者邵立肃)昨天,重庆市委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工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启动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

  据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大后方人民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抗战历史文化。重庆市实施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将推进历史文化研究、文物抢救保护、文献档案资料建设、文艺精品创作、文化设施建设、对外交流合作六项任务,到2015年,建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才荟萃、体制完善、机制灵活、布局合理、在国内位居前列、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和项目建设科学体系。

  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在讲话中表示,抗战历史文化是重庆最具特色、最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财富,做好研究和建设,很有必要,很有意义。重庆市实施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既是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挖掘和彰显重庆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更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探索发展海峡两岸和国共两党关系、贡献“重庆智慧”的重大举措。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强领导,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把研究和建设的成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何事忠说,实施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项一项的抓,一年一年的推进。今年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抗战历史文物遗址保护,二是文艺精品创作,三是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文献中心、档案中心的建设。

  何事忠强调,三件大事中,抗战历史文物遗址保护是最紧要的、最重要的工作。如果不抓紧,就有可能留下千古遗憾,乃至千古遗恨。文物烟消云散,即使修复、恢复、重建起来,并不是真正的文物,而是复制品。文艺精品创作要抓好“四个一”,一部电影《重庆大轰炸》,一部电视剧《风雨同舟》,一部图书《大后方》,一台戏剧《河街茶馆》,同时要推出一批抗战题材的城市雕塑作品,多领域、多形式反映重庆抗战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三个中心”建设要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尤其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要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海内外的交流。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