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会说话的眼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3:05  深圳晚报

  

会说话的眼睛
会说话的眼睛

  曾有新闻界权威人士把报纸的标题,比作是“报纸的眼睛”。其实,新闻摄影作品,也是报纸会说话的眼睛。5月8日,《深圳晚报》的“周末视觉”专刊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摄影记者陈远忠发自上海世博会的9幅摄影作品《感人的创造》,从更深刻的角度,反映了上海世博会上的一部分精华,令人看罢反复回味,它强烈地向读者传递了容易被人忽视的信息。

  记者从世博会上的中国馆、英国馆、德国馆、日本馆、沙特馆、捷克馆等处,寻觅到人类理想、生活的反思与探索,展示人类文明的成果,以及未来发展的蓝图。在英国馆,记者拍摄到英国跨界设计师托马斯设计的“种子圣殿”。种子圣殿的外形像蒲公英花球,由六万根亚克力杆组成。抬头仰望,在黑夜繁星中,有无穷无尽濒危植物的种子,它提醒人们关于人类与地球发展的理想与向往。设计师托马斯就站在这个“种子圣殿”里。德国馆的巨大“能量球”,观众在这里呼喊,“能量球”就会旋转和摇摆,同时,不断发光和呈现图像,展示了德国科学家的高科技成果。

  日本馆的“用脚发电”,则展示了日本人为未来10年给人类设计的成果。人们用脚踩地板的压力就可发电,为人们议论低碳和环保提供了日本人的设想。

  《清明上河图》是描绘宋代京都市井繁华图景的名作。它的绘画原作,被称为中国的国宝。然而,经过高科技的“武装”,《清明上河图》活了:人物会说话,会走路,令人拍案称奇。陈远忠在这组图片表现的,虽不是进入世博园浩浩荡荡的参观者人潮,但同样震撼着读者的心。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