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美安全战略报告体现对华态度两面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3:30  法制晚报

  与布什时期倡导的单边主义有异,奥巴马认为,“必须直面世界”,“新世纪的责任不能由美国人独自承担。”美国关注到新兴国家的力量增长,多次提及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开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新兴力量内容 提中国

  1.美国目前正努力与一些有影响力的国家建设一种更深、更有效的伙伴关系——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和那些逐渐崛起的力量,如巴西、南非和印尼等。

  出自第11页《国家安全战略概述》章节

  2.一些双边关系——如美国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这些关系都对美国建设更广阔的利益关系十分重要。这些新兴崛起的力量都给美国建立“伙伴”关系带来机遇。

  出自第51页《加强共同利益》章节

  3.美国将继续加强与21世纪全球影响力的中心——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合作,这样的合作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 出自第19页《追求广泛合作》章节

  4.在全球发挥影响力和力量的因素越来越多。欧洲现在更加团结、自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和平。欧盟国家的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俄罗斯又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出强有力的声音。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的舞台上逐渐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出自第16页《战略环境》章节

  ●专家解读

  美国意识到不能单打独斗

  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张国庆今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与其他强国的实力差距在缩小,美国意识到其在诸多问题上不能单打独斗,奥巴马改走“国际合作”的路线,其目的还是维护其霸权地位。

  在国际合作的大基调下,美国希望能够利用中印等新兴国家的经济、政治影响力来解决美国目前面临的一些地缘政治冲突。

  据美国媒体报道,上台16个月后,奥巴马北京时间今晨首次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在报告中,奥巴马试图摆脱布什政府时期不受欢迎的单边主义政策,呼吁将美国的合作对象从传统盟友扩展到中国、印度等正在崛起的大国。

  在这份52页的报告中,奥巴马共10次提及中国,要求多方面与中国合作,但也表示不放弃对中国军力发展的监控和对中国人权的“指手画脚”。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每四年推出一次,是美国军事、外交、经济和其他领域的指导性文件。上一次报告是2006年布什政府推出的。

  对华合作

  愿意接触中国展开“软性”合作

  鉴于与中国利益的广泛化,奥巴马在报告中表态,愿意以接触的方式来对待中国,希望通过对话等软性方式与中国合作,试图建立一种“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广泛的”合作关系。

  对华合作内容 提中国

  1.美国欢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负责任的角色,在经济恢复、气候变化和防止核扩散方面与美国合作。

  2.在建立与21世纪全球中心国家的伙伴关系方面,亚洲逐渐繁荣的经济状况跟美国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美国将会一如既往地跟中国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广泛的合作关系。

  3.美国将会促使中国在实力逐渐增强的今天,在和平、安全和繁荣方面做出贡献。美国将会利用跟中国新建立的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加强跟中国的军事交流,减少不信任。

  注:以上均出自第51页《加强共同利益》章节

  ●专家解读

  希望中国分担更多国际事务

  张国庆说,美国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国是必然的,中美之间有经济利益的汇合点,美国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与对话,希望能邀请中国分担更多的国际事务。

  事实上,中国如何参与、究竟要发挥多大的影响,这个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是掌握在中国自己手里的。

  防范中国

  继续监控军力发展不放弃“人权”牌

  这份打着“国家安全”头衔的报告认为世界充满了多种威胁,对中国崛起也表现出疑虑重重。延续美国以往态度,表示不放弃对中国军力发展的监控和对中国人权的“指手画脚”。

  对华防范内容 提中国

  1.美国将会继续监控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项目和相关准备,以此保证美国的利益和美国的同盟国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2.中美不会在所有事务上保持一致,但美国会一如既往地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关注。

  3.美国将会缓和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紧张“情绪”。

  注:以上均出自第51页《加强共同利益》章节

  ●专家解读

  对华态度两面性害怕被赶超

  张国庆说,美国对中国一直持有两面性。一方面在利益广泛的经济等领域希望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又害怕被崛起势头强劲的中国赶超,对中国持有防范之心。

  美国对中国军事的关注,其着眼点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上,担心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对地区安全平衡的影响。此外,美国希望保持在军事上的优势地位,与中国拉开距离。

  此外,美国不放弃对中国的人权问题进行“指手画脚”,也是其一种扰乱视线、分散注意力的行为,目的还是战略竞争。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美关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