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7月汛期前将消除城区58个积水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3:35  法制晚报

  上午,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过本报独家发布城区58个积水点,同时公布2010年防汛预案。据透露,本市洪水风险增加,7月份主汛期前,这些积水点将全部消除。

  ●现状分析●

  洪水风险增加

  局地极端天气发生相对较多

  “从全国看,北京地区气象年景预测总体偏差”,国家气候中心这样分析。

  同时,北京气候中心预测显示,北京汛期降雨量接近常年,但局地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次数相对较多。

  近年来北京地区年年发生局地极端降雨天气,即小时降雨超过70毫米。自2004年以来,全市出现极端降雨天气35次,平均每年达5次。

  加上北京连续10年干旱,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已多年未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按照洪水发生的周期规律,出现较大洪水的风险增加,城市防洪保安的各项措施面临严峻考验。

  防汛有软肋?

  城区排水设施扛不住坏天气

  老问题

  市防汛办剖析安全度汛尚存在的五大软肋,首先就是城区排水设施难以应对极端天气。

  全市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管网排水标准达到5年一遇(56毫米/小时)极端天气。泵站提升能力大都达到2至3年一遇极端天气。干线排水标准才达到1年一遇(36毫米/小时)极端天气。

  加上城市道路上的下凹式立交桥多,极端天气时易积水。因此,遭遇极端暴雨时,这些将成为阻碍城市交通的节点。

  防汛老问题还有,汛期须提前降低河道水位,但北京缺水严重,河道部门往往预泄迟缓,错失行洪时机。

  另外,城镇危旧房、小水库、沟域旅游景点等薄弱部位抵御暴雨能力低,易出现人员伤亡。

  轨道全面建设易添新积水点

  新问题

  除了防汛老问题外,新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目前,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施工基坑、竖井多,有的穿越或临近行洪河道,易形成新积水点,需全面防范暴雨威胁。

  同时,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掘路施工、破土建设破坏了原有排水系统,带来了新的防汛问题。城市部分路段建设完成后,雨水出路问题未解决,新开通的路段成为新积水点。

  公布

  海淀积水点分布最多

  据市防汛办总工程师王毅介绍,由于过去管线规划、设计标准有限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城市飞速发展,现在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时,出现局部积水甚至内涝的问题,是国内外城市的“通病”,很难避免。

  近年来,北京夏季屡次发生道路积水,今年积水的易发区有哪些?

  根据城区各条道路主管部门排查上报,划出58个积水点。其中,海淀区分布最多,达到26个。

  其次是朝阳区,有18个;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城四区划出7个;丰台有6个;石景山有1个。

  消除

  为立交桥量身定预案

  尽管难以准确预测极端天气,但排查出的积水点已重兵把守。王毅总工程师表示,今年对58处积水点实行挂账督办。截至目前已治理完成52处,其余在7月主汛期前全部消除。

  同时,今年对积水点实行风险防范,各责任单位对已知的积水点提前布控,设备和人员须提前到位;城市二环至五环49座下凹式立交桥,全部量身打造一套应急排水预案。往年出现过的积水点,力争今年不再积水。

  汛期凡是影响河道行洪的涉河工程,需采取应急度汛措施,拆除阻水建筑物,保证河道行洪通畅。

  据了解,本市去年采取措施消除了首都机场、知春桥、红领巾桥、万泉河桥、丰台十中等79处排水隐患,地区排水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

  泄洪

  首次分区开闸

  如果发生连续强降雨,京城面临内涝危险,城区各条河道将承担开闸泄洪的重任。尤其是夏季降雨局地性强,常常扎堆儿一个地区猛攻,造成区域性内涝。

  对此,王毅总工程师表示,今年首次分区域定位开闸泄洪,将全市划分为五大区域:西部以万泉河等河道闸站为主;北部以清河为主;南城包括南护城河等河道部分闸站;东部有通惠河等;中心城区包括北海流域等。

  雨情在哪儿,就启动哪片区域的方案,保证最快速地为雨水排出敞开“大门”。 

  记者 陶颖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北京 防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