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衰治救有指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4:39  北京晚报

  

心衰治救有指南

  本报讯(记者关春芳 通讯员王立)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这些饱受心魔熬煎的患者入院时心功能以三级居多,且1/5患者出院不出30天再次入院,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生命风险与医疗费用极高。近日,2010年中国首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在京发布,反映了让心衰患者享用的最新科研成果,适用于三甲医院医师,而且为基层医疗单位医师提供了规范的诊治方案。

  《指南》为规范我国急性心力衰竭临床工作中的医疗行为,为降低医疗风险,切实提高我国急性心衰的临床处理水平,提高治疗成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提供了强大的保证。《指南》建议对患者均应根据各种检查方法以及病情变化作出临床评估,包括急性心衰发生的诱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射线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心肌坏死标志以及心衰标志物的浓度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分级施治,并且此种评估应多次和动态进行,以调整治疗方案。

  我国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为0.9%,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规范心衰诊治,挽救患者生命,节约医药成本,是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心脏病领域三大前导引领者,中、美、欧在急性心力衰竭方面的行动基本上齐头并进,而急性心衰常危及生命,临床上更迫切需要规范的紧急施救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专业组编写的《指南》特别推荐了近几年才开始应用于临床的国家I类新药——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该药兼具多重作用,可以促进钠的排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还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阻滞急性心衰演变中的恶性循环,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衰治疗药物。

  什么是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我国心衰病种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病。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