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北水危机加重 国务院参事建言治理祁连山生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9:2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酒泉5月28日电 (记者 邢利宇)年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左右的中国西北部,其生命水系大多来源于祁连山脉。有资料显示,近20年,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到6.5米的速度上升。正在此间调研的郑虎等9位国务院参事28日建言,以甘肃为屏障,根本治理保障祁连山生态环境。“这对河西走廊,乃至中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的“区域经济参事行”甘肃团抵达最后一站——酒泉市。

  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北部被巴丹吉林、库穆塔格两大沙漠包围,从东到西形成近千公里风沙线。如今,酒泉市沙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7万亩的速度扩张,已成为中国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风沙暴源头之一。

  酒泉市境内的黑河、哈尔腾等三大水系,党河等16条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积雪区。

  考察团了解到,近20年,祁连山部分地区雪线年均上升达12.5至22.5米,个别深古冰川融化后谷底已露出地表。据气象部门分析,祁连山冰面将继续减薄,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冰川将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较大的冰川也只有部分勉强可以支撑到本世纪50年代后。

  “祁连山冰川的消融,将直接导致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来水受到影响。”当地官员介绍,可能危及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

  国务院参事认为,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科技含量高,建设投入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措施顾此失彼,难于奏效。”建议以甘肃为屏障,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