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黑尾巴”治理难:路检、年检无法全覆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9:51  新闻晚报

  □见习记者 陈珍妮

  晚报讯 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正不断加大,每一辆机动车都相当于一个小污染源,沪上“黑尾巴”治理为何这么难?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报告中透露,目前仍有近10%的超标车辆上路行驶。路检和年检制度无法全面覆盖在沪行驶的各类车辆。

  昨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19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情况的报告,以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情况的报告。

  据市环保局负责人在报告中指出,为着力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本市开展尾气排放检测,对不达标车辆,公安部门不予发放检验合格标志。试点推行机动车检测和维修制度,2009年本市完成5个示范站10条检测线改造。配备多种配套措施:从2006年本市实施高污染车辆内环限行。 2009年8月,扩展到了中环路全天限行;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出台老旧车辆淘汰补贴政策、鼓励推行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等。

  今年2月至4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对上海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报告中指出,在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方面,路检和年检制度无法全面覆盖在沪形式的各类车辆,对本市挂外地牌照车辆以及重型集卡等缺乏有力的监管抓手。全市仍有近10%的超标车辆上路行驶。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新公交车准入标准是目前推进治理尾气污染的主要思路。目前全市1.6万辆公交车、4.8万辆出租车,达到过Ⅲ以上标准的分别为0.9万辆车和4.1万辆。2009年11月起,对轻型汽油车和公交、环卫、邮政等车辆提前实施国Ⅳ新车排放标准;积极出台补贴政策,鼓励高污染公交车、出租车提前报废更新。

  从2000年到2009年,上海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PI指数)上升约十个百分点,并连续三年稳定在90%左右,其中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大幅下降。

  市环保部门在报告中透露,将加大研究复合型大气污染防治,组织相关环境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加强霾污染、超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特征污染因子的研究,规划布局上海特征污染因子监测系统,逐步改善上海复合型大气污染,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制定联合执法机制,以减少大气污染监管盲点,提高监管效率。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