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滩治水方案”将在沪推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20:31  新闻晚报

  □记者 俞陶然

  晚报讯 昨天,记者从 “感知上海”活动上获悉,这座充满野趣的公园日前从全球618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年度最高设计奖——综合设计杰出奖。专家说,后滩公园引入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人工湿地等生态技术,将浑浊的水质变成了清澈的三类水。这种“治水方案”将在上海乃至全国推广。

  世博后滩公园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与世博公园紧邻,北靠黄浦江,规划面积约14公顷,用地岸线长约1.8公里。该区域是受黄浦江水流冲积和潮汐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积区域。为了让这片划入世博园区的湿地重现生机,从2005年起,上海海洋大学张饮江教授领衔的水生态工程课题组的建设者们对后滩区域水体本底、土壤本底、植被本底等状况进行了科学调查,经过四年努力,后滩湿地的面积从4公顷增加到14公顷,成为市区惟一的湿地生态公园。

  昨天,记者来到后滩公园,只见那里河水清澈见底,河中的“水下森林”郁郁葱葱。除了沉水植物,后滩公园的水系中还有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和浮叶植物,它们高低错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张饮江说,这片湿地中的动物很多,如花鲢鱼、白鲢鱼、餐条鱼、鳊鱼、青虾、河蚌、河蚬、小蝌蚪,还有来此栖息的野鸭、飞鸟。“这个公园的栏杆上经常有鸟粪,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鸟儿的认可。 ”张饮江笑着说。

  据介绍,后滩公园里的水都来自黄浦江。劣五类的江水从取水口流经引水渠,到达公园里的滴瀑墙。随即江水沿着滴瀑墙缓缓流下,在墙上微生物膜的作用下得到初步净化。最终,在经过湿地生态系统的逐级净化后,黄浦江水变成了三类水。后滩公园每日处理的净化水量达2400多立方米,净化后的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景观水,还能用于世博园区的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