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邙山陵墓群日渐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02:46  新京报

  ■ 现状

  本报讯 (记者张静)邙山陵墓群范围内分为建设控制区和文物保护区,高速公路扩建施工现场正位于文物保护区中心地带。目前,城市建设也日渐逼近邙山陵墓群。

  当地文物部门2003年开始对邙山陵墓群进行普查,到2007年结束,原先有的960多座封土墓,仅剩下330多座,三分之二都消失了。2007年之后,文物部门再复查发现,古墓正在以每年七八座的速度消失,“工业生产、老百姓生活、自然破坏都是原因。”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室主任严辉说。有时候,一场大雨,一座小墓就有可能塌了。

  村民们为了耕地,“移墓”也是一个原因。“大汉冢原来直径有100多米,当地村民为了下面的耕地不断地去挖土,现在只剩下了一半了。”

  根据文物部门统计,从80年代到90年代,仅朱家仓村一村,原有的100多个墓冢速减至10多个。

  与自然破坏和当地百姓“移墓”相比,当地城市建设的入侵影响面则更广。

  按照洛阳市第三期整体规划,全乡22个行政村均被列入征迁范围内,整个城市将向北邙山地区延伸。“红河工业园区一部分已经进入邙山陵墓群,有十座墓冢在其中,我们只能以墓冢为中心,划定600m×600m的范围定点保护。”

  孟津县的新县城规划也正在慢慢伸入邙山陵墓群。洛阳市文物局局长郭引强证实并表示,新规划中有个大三角进入到邙山文物保护区范围内,孟津县已在修改方案。“如果不经修改,国家文物局是不会批的。”

  但有学者认为,城市发展在不断蚕食邙山陵墓群,或许有一天,邙山陵墓群就会消失。“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最好的保护办法。”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