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发商喊“痛”恰恰表明调控的必要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02:53  燕赵晚报

  井水明

  21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曹建海以及众多开发商纵论楼市新政,围绕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地产新政展开讨论。曹建海针对一个月前出台的新政认为,中国房价可能要跌40%―50%。(5月28日《重庆晚报》)

  近来,楼市的多空态势为波谲云诡的氛围所笼罩。股市一跌再跌,钢铁、水泥等关联产业“叫苦”之声不绝于耳,外部经济环境冷暖未知,都让楼市或将软着陆的预期开始泛起。

  在地方政府这个楼市新政的关键变量身上,除了北京以最严格的上限出台了楼市新政细则外,深圳、广州等地的细则都以“温柔”示人,而上海的房产税政策更有可能落入“一直被传说,从未被兑现”的境地。地方的拖沓犹豫,甚至是个别官员的“唱反调”,都让本就脆弱的楼市看多情绪陷入不安。现在,业内专家又放出房价可能要跌40%―50%的预言,呼应了开发商应对楼市新政的喊“痛”之策,更让人增添了调控可能再次半途而废的担心。

  房价可能要跌40%―50%的预言,与“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若放诸房价已暴涨至历史最高位的背景下,大起,市场和政策都不允许,但如果不大落,之前的泡沫如何消除?调控的意义又如何显现?在这个时候谈“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实际上跟“要保护高房价”没什么区别。从这一点来看,房价可能要跌40%―50%的预言既是对决心调控楼市的决策者的一种吓唬,又帮助处于重重围困中的开发商喊“痛”进行配声。调控效果尚未显现,现在喊“疼”,未免有点假。

  不过,这种假戏是演给决策者看的。从“发改委称房产税三年免谈”到发改委出面澄清是个人观点,再到质疑房产税的法理性,渲染房产税的负面影响,将房产税装扮成“不利国不利民只利县太爷”的恶税形象。也是对市场信心的一种消解。

  对于“史上最牛的地产泡沫”,就得以“史上最猛的调控政策”应对,不能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声音所左右。因为透过这些暗藏玄机的声音,恰恰表明调控的必要性。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