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川台携手 助“团团”“圆圆”好“孕”

  2008年12月,大熊猫“团团”和“圆圆”作为两岸友好的使者,来到了台北动物园定居。一年半来,它们在台北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作为“娘家人”的四川人民,始终牵挂着这两个小宝贝。昨日,“天府四川宝岛行”主体团特地来到台北动物园,看望“团团”和“圆圆”。同时,四川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还与台北动物园签订了《大熊猫繁殖合作备忘录》。备忘录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团团”和“圆圆”早生贵子,在台北生下可爱的熊猫宝宝。

  动物园副园长金仕谦告诉记者,刚开始来到这里,“团团”和“圆圆”是同居的。为了让它们尽快适应台北的生活环境,动物园做了充足的准备。吃,自然是首要的。新光特展馆馆长陈玉燕告诉记者,“团团”、“圆圆”抵达台湾的时候,随机就为它们打包了相当数量的“川味便当”———它们最爱的竹子。随后,台北动物园逐渐加入一定比例的台湾竹子,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就能完全适应台湾竹子了。“经过反复尝试,‘团团’、‘圆圆’爱吃的只有6种竹子:桂竹、箭竹、黄金竹、孟宗竹等;对竹笋则更为挑剔,只喜欢孟宗竹笋、箭竹笋和桂竹笋,”“我们也尽量从温度上模拟四川的气候,让‘团团’和‘圆圆’感受四季的变化。”

  金仕谦还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团团”不爱动,每次训练都要来点“食物诱惑”,它才站立起来,用嘴巴去叼晃动的食物。“团团”的体重增加得很快,现在都120公斤了。“圆圆”则调皮多了,它特别喜欢爬高和玩玩具。和两个小家伙朝夕相处的陈玉燕介绍,去年“圆圆”出现过发情状况,但“团团”不解风情。从那以后,“团团”和“圆圆”就开始分居了。

  一份由窝窝头烹制的生日蛋糕,粉色和黄色搭配出精细的造型和图案,任谁看都和真正的蛋糕相差无几。这正是动物园保育员花了很多心思设计出来的食物。为了能让两个宝贝过上不一样的节日,保育员设计出了很多新鲜的食品———竹子冰、水果冰、竹笋冰,红萝卜灯笼,苹果汤圆,麻竹叶粽子……每一项创意食物,都得到了“团团”、“圆圆”的“认可”。

  据台北动物园园长叶杰生介绍,“圆圆”现在又出现了发情的状况,而且食欲没有减弱,出现了“助它们好孕”的最好时机。此次签订的《大熊猫繁殖合作备忘录》的合作、协作内容,主要针对大熊猫生殖、生理与医疗合作相互交流等,就材料、技术、设备及经验的实质交流合作架构出完整的远景。本报特派记者 李娅 台北报道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