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跑龙套的”也有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05:28  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徐洁

  一人客串太监、小厮、军将、路人和世家公子十几个角色……自从被眼尖的网友从新版《三国》中揪出来,一个被称为“最牛龙套”的群众演员,在一夜之间蹿红。不过要找这个“最牛龙套”依然不容易。导演高希希说:“群众演员太多了,我不记得是哪个小伙子了。”新版《三国》副导演吴熊说:“拍完那么久,那个人的电话换了,也再没有来往。”这几天,经过圈内人的辗转联系,昨日记者终于联系上了这位“最牛龙套”,并对其做了采访。他叫杨彤,2007年从中央戏剧院表演系毕业,新版《三国》是杨彤毕业后接的第一部有台词的“重头”戏。

  “《三国》龙套是我毕业后第一份比较重要的工作”

  杨彤说,2008年自己那份最终被新版《三国》导演选中的简历,是他投出的几百份简历里的一份,当时距离他毕业已整整一年了。

  作为整部戏的跟组演员,杨彤要从开机一直跟到杀青,除了一些“过场戏”的角色之外,还要时刻准备着为群众演员甚至“人肉背景”填补空缺。

  杨彤饰演的十几个角色,包括太监、小厮、军将、路人和世家公子等等,许多没有名字,没有表情,没有台词。但他说,即便如此不起眼的角色,也要竞争上岗。

  当时,剧组里像杨彤这样的跟组演员有30多个。“导演会把需要的龙套角色及台词,列在纸上给我们,最终谁演得最好,导演就会用谁。”杨彤告诉记者,当时有一个角色是一个士兵喊一句“报……”,就这一个字台词,大家就练了一晚上,要喊出那种焦急、紧张和惶恐的情绪,怎么喊都觉得不够味。

  最终,杨彤还是拿下了这个角色,可这也是他第一次NG(重拍),“这个‘报’应该是要拖长音的,可当时太紧张了,一开口就卡壳了。”这让杨彤更加紧张,越紧张就越喊不好,“为了我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色NG,所有大牌演员都要陪着我重演,特别惭愧。最后,还是高导劝我别紧张。”

  记者问他演了那么多角色赚了多少钱,他不好意思说。他告诉记者,跟组演员和普通的群众演员不一样,不是按天结算工钱的,也不像大牌演员那样,按集给报酬。他们每个月都是固定工资,“不管你这个月里演多演少,拿的钱都是一样的。但大家还是会拼命争演角色,为的就是多一个机会锻炼,也多一个机会露脸。”而整整一年下来,杨彤拿的钱还不如大牌演员演一集的酬劳。

  “中戏的学生不跑龙套,但我觉得跑龙套不丢脸”

  形容自己如何走上演艺道路,杨彤说,就像没头苍蝇那样撞出来的。“在石家庄读高中时,恰逢校庆,要排练一个舞蹈,学校就开始挑人,我被挑上了,然后就爱上了舞台上的感觉,就想报考艺术院校。”

  杨彤的父母反对儿子学艺术,但当他成为当年石家庄唯一一个考上中戏的学生,父母只能妥协。“我记得当时报了七八所艺术院校,中戏和北电都通过考试了,最终我选择了中戏。”

  杨彤进中戏后的第一课,老师训诫——要想学做戏,先要学做人。

  第二课——“中戏的学生不跑龙套”。老师的意思是,“你们要想跑,不用在中戏呆上4年,马上就能实现。”

  毕业后,杨彤才发现,原来跑龙套也这么难。虽然顶着知名艺术院校的光环,但在毕业后的一年里,杨彤穿梭在各个剧组之间递资料、面试,等来的大多是“有需要再通知你”这样的托辞。虽然他长得挺帅,1米8的个头,但他说“这样的条件一抓一大把”。“那时候没有收入,光是洗印应聘用的照片就要花不少钱。很多剧组都不是在北京,每次出门前都要设计最佳、最省钱的路线,可一圈下来却常常灰头土脸地回家。”

  但老师训诫的“学戏先学做人”他却感触很深,“在那么大的剧组里,你只是群众演员,的确会有人看不起你,你只能忍着。但大部分人都有你可以学的地方。就像倪大红老师,平时一言不发,一入戏就爆发了。化妆的时候没有凳子,为了方便化妆师,他就蹲个马步让他们化。和何润东、陆毅这些明星们搭戏,时间长了也像兄弟一样,一起打篮球喝小酒。”

  现在,他觉得“跑龙套”并不丢脸。“其实这很正常,只是我们这一行比较特殊,容易被放大罢了。”“我们班上只有一个人相对有知名度、就是‘谋女郎’李曼,其他人的处境和我也差不多。”杨彤说,他和当下为了工作奔波的毕业生一样,没有经验,只能一步步往上爬,“把自己放低一点,或许机会能多一点。”

  “我还没红,接下去还是得靠自己打拼”

  也有网友表示,“龙套之王”的走红像是本人的精心炒作,因为一般人不太可能在电视剧里发现这么多小角色都是同一个人所为。

  对此,杨彤只能一笑了之,“这年头,要红很容易,出名并非只有一条路,相比之下,靠演戏演出名还算是难的。”演完新版《三国》后,依然没有人主动找他拍戏,他依然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各个剧组里投简历,在一些并不太出名的电视剧里演更不出名的小角色。但至少,他靠自己的努力,已经从北京的“蚁族”出租房里搬出来,和朋友合租了一套稍微大一点的房子,目前的收入可以独自维持生活。

  而这次的意外走红,他也看得挺淡,“即便现在网上很热闹,很快也就过去了,并不代表我就真的红了,马上会有人来找我演戏,接下去还是得靠自己打拼。”

  杨彤总结出学表演毕业后的5种出路,“第一是运气和能力特别好,在校就出风头,早有签约公司守候;第二是使劲钻进国家剧团,收入不高,图个生活安稳;第三是帅哥美女,找个有钱人结婚。第四是转行,当编剧、做导演。第五是北漂,或签个体小经纪公司干起,没有保障,只有利润分成。这第五种出路是娱乐圈里最常见的新人活法,只是杨彤嘴上不承认,心中却始终存有一夜成名的念想。

  他也相信,龙套没有名字,没有台词,却不一定没有未来。就好像1976年的《红楼梦》,周润发给伍卫国跑龙套;1980年《上海滩》,黄日华给周润发跑龙套;1983年,周星驰给黄日华跑龙套……谁又知道,今年的龙套,明年会不会一炮而红?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