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理父母”对待“特殊孩子”如亲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05:28  哈尔滨日报

  “六一”前夕,香坊区新成街道办事处又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认亲”仪式,王莹、张媛媛等10名单亲家庭子女分别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新成地区地处香坊区城乡接合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地区内亏损企业多、残疾人多、特困家庭多的“三多”特点。其中单亲家庭、双残家庭和劳改劳教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子女,很多性格孤僻、任性,厌倦学习,甚至沾染了不良习气,成为极易走入歧途的“边缘少年”。

  新成街道办事处经过反复调研,从1994年开始,为单亲家庭子女聘请“代理家长”。办事处挑选“代理家长”的条件十分苛刻:本人及家庭成员有固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文化程度,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等。没想到,报名“代理家长”的居民异常踊跃。

  赵亮(化名)的爸爸在监狱服刑,妈妈在外打工很少管他,赵亮养成了很多恶习,经常打架斗殴。“代理妈妈”王敏经常到学校了解赵亮的学习情况,周末带着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补习功课。为了激励赵亮,王敏和他约定,考试成绩每前进10名,就可以满足他的一个愿望。为此,赵亮学习劲头越来越足,当王敏要兑现承诺时,赵亮提出想到监狱看爸爸,他要告诉爸爸好好服刑,早日出来。王敏喜极而泣:“儿子”真的懂事了,不再是“边缘少年”。

  十余年过去了,该地区先后为180名特殊家庭子女认下“代理家长”,“代理家长”们为了这些孩子捐助资金、衣物、学习用品、办理减免学杂费等累计达到15万元。吴昌林 本报记者 张雪芬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