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是她 让米锅村“沸腾”起来

  在蒲江县大兴镇米锅村六组,有一个叫“米锅滩”的地方,里面的水一年四季都在沸腾,像是米锅在开,因此得名“米锅村”。

  “米锅村”一直很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穷得没法说”。

  2005年9月,吴雪芳经公推直选担任村支部书记。她以思维敏捷、雷厉风行、泼辣干练、大公无私、不言退缩、勇往直前、善借外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事风格,很快将那块曾经波澜不兴的土地变得沸腾起来。

  [践诺]

  年初承诺年底兑现 一年一大变

  2005年,原来的妙音村与米锅村合并。这年9月,米锅村公推直选村支部书记,吴雪芳以最高票胜出,成为米锅村的带头人。

  当时,离年末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吴雪芳带领一班人向全村百姓承诺当年要办成两件事:打通昔日米锅村和妙音村之间的断头路。这段路只有300米,但被田埂阻隔,村民要绕行8公里;建起方便村民办事和村两委干部开会的活动中心。为建这活动中心,吴雪芳家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原来,村里没钱,在征用地基时,大家都认为5000元一亩的补偿费太低,不愿意拿地出来。吴雪芳将自家已栽上茶树的5分责任山,以2000元一亩让了出来。她的母亲又哭又闹,气得住进了医院。经反复做工作,老人的思想才通。

  两件事,展示出吴雪芳说到做到、雷厉风行的实干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品格。村民一下对这位女书记刮目相看。

  关于路——

  路,长期制约米锅村的发展,也让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在吴雪芳一班人每年承诺的事项中,都少不了修路。过去,妙音村和米锅村之间有一条河叫西门河。由于没有桥,村民来往、孩子上学都是涉水而过。2007年,不仅建起一座15米长的便民桥,桥两头的路也修好了;这一年,通往六组的2公里多盘山路开工。这条挖山开路工程历时两年半。

  目前,全村已建起15公里水泥路。与全县同级比较,都是少有的。路,为老百姓开通了发展和致富的道路。

  关于产业——

  在蒲江的产业布局中,有一项以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促动生猪、茶叶、水果三大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打造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为此,吴雪芳一直在思考怎样抓住特点、调整产业结构,让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于是,建立500亩优质茶园成为2009年的承诺项目之一。目前,全村已推广了3500亩。今年,吴雪芳又承诺建设200亩标准化茶桂混植茶园。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同时,改良柑橘树已达1000亩。同时,建设标准化养猪场。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5年来,随着一个又一个承诺的践行,米锅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提升]

  “一承诺两代理” 民事全打尽

  “一诺千金”,是吴雪芳信奉的格言。从她2005年当上村支书起,就带领班子按“当年承诺、当年兑现”的规则行事。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吴雪芳感到,非常有必要将其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

  于是,在2009年3月,米锅村在全市率先推出“一承诺两代理”创新机制。简言之,“一承诺”即为当年承诺要办成哪些事,年初承诺,年底兑现;“两代理”:一是便民代理,二是信访代理。

  吴雪芳说,这一机制符合市上的精神和要求,符合我们村的实际和我的工作特点。我们推出“一承诺两代理”机制有两个目的,一是更好地融洽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二是更有计划、有规划地做我们要做的事。

  她对“承诺”的解释是:“我历来做事,都是先有打算和计划。但这不是凭空想象,必须来自于民意,经过议事会的同意。尤其对承诺的事能否按时兑现,要深思熟虑,才能公开作出承诺。否则就是言而无信。”

  关于“两代理”,她说:开展“便民代理”后,就不用群众跑路了;群众富了,村里和谐了,但还有新问题新矛盾出现。我们开展“信访代理”,就是以制度的形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让矛盾出村。

  怎样面对矛盾,吴雪芳总结了一句:“关键在‘及时’,不推不拖。”几年来,她带领班子成员直面矛盾,用真情去化解矛盾,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赖。2009年,全村无一例集体上访、无一例越级上访、无一例重复上访、无一例非正常上访。米锅村因此被评为2009年全县村(社区)中唯一一个群众和信访的先进单位。

  点评——

  曹枝荣(大兴镇党委副书记):过去,村干部为老百姓办了很多事,但老百姓不知晓。到了年底评议时,还质问干部做了些啥子事。因此,干部要做事,做老百姓满意的事,就要入户调查民意,确定每年至少要办的三件事,然后交群众签字。经村民议事会表决后,由村上报乡镇党委审查、批复,然后在年初以村民代表会议形式,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年底对照承诺的办成情况进行述职述廉,接受群众满意度测评。

  在其过程中,议事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村干部承诺的事,要经议事会议了、通过了,才能实施。因此,“一承诺两代理”机制,是对新型基层治理机制的丰富、完善和深化,是在县委领导下的创新做法。

  [巧干]

  真干、实干 更要巧干

  干工作,吴雪芳非常讲究“巧干”。她认为,真干实干更要巧干。这样,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村主任陈长富认为,这种“巧干”是“创新干”。他说,吴雪芳不仅对全村产业发展思路清晰,而且喜欢创新。比如,在贯彻落实省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活动中,她将上面的政策和要求“翻译”成通俗的话语,并印成宣传单,张贴到每家每户,让老百姓一看就懂。

  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件事,2007年村里建沼气池。本是3月份启动,但到了8月,工作依然推进缓慢。吴雪芳不是一味给各组组长施压,而是找原因。原来,农户建沼气池,是与施工方直接联系,不是组长工作范围的事。但要组长出面联系,每户要花两三元的电话费,加起来,两个月的工资就贴进去了。所以,组长积极性不高。发现这个问题后,吴雪芳马上新制定了一项鼓励措施。全村不仅超额完成任务,还接了其他村的标。

  正是善于巧干,吴雪芳的工作推进起来比较轻松。因此,成都市实施的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中的前三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层治理机制,都是在无大碍的情况下,顺利推进。

  但是,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压力,遇到再大的困难、受到再大的委屈和打击,自己悄悄捂在被窝里哭一场,第二天工作照干不误的吴雪芳,这段时间心事可重了。

  今年,成都市启动了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中期规划的重大部署。在确定的21个点中,蒲江县有3个点,米锅村是其中之一;蒲江县石象湖生态园二期工程涉及大兴镇4个村,米锅村名列其中;在大兴镇规划的“城镇——农村新型社区——聚居点”三级村镇体系中,米锅村又将摇身变成“米锅社区”。

  吴雪芳说,这是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进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惠民工程。是要让老百姓从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屋,搬进现代化的新居,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向前推进。但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

  不过,吴雪芳说:“参加工作20多年来,这是横在我面前最陡的一道坎。不过,我会千方百计地翻过去。这没问题。”

  ○特写

  一个公开宣称要“脸皮厚”的女支书

  2005年,吴雪芳在竞选村支书时,提出的口号中有这么一句:“我要发挥‘脸皮厚,眼勤、嘴勤、腿勤’的劲头。”

  “脸皮厚”本含贬义,可用在吴雪芳身上,变成了褒义:困难面前不退缩,勇往直前,善借外力,不达目的不罢休。

  有群众说,吴书记做事不怕脸皮厚,但这“脸皮厚”3个字是打了引号的。比如,为了老百姓,到处要钱修路。

  吴雪芳这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还体现在她宣传上级的各项政策以及村里的大小村务方面。就如有一位群众说,村里推行“一承诺两代理”制度,为了让大家明白,她反复宣传反复讲。我们组已经宣传过了,但她还要下来,进到茶园,和我们一起采茶一边讲。不但讲,还征求意见如何把米锅村发展得更好。

  个儿小巧干练的吴雪芳,在老百姓心中却威信很高。他们打心眼里敬佩这位女支书。村民议事会成员李文军说:“现在全村平均每户1.5辆摩托车,有的一家就有四五辆。而且村里已经有四五十辆小车了,其中还有上百万元的车。选吴雪芳当我们的带头人,真选对了”;七组村民陈玉泽说:“吴雪芳她做事公平、公正,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威信很高,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她的评价都很高”;村民议事会成员叶国云:“这几年,米锅村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还希望吴雪芳带着这届班子继续干下去,让我们的‘米锅’开得更沸腾。”

  ○采访札记

  心中久远的渴望

  “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这是那首著名的歌曲《我热恋的故乡》中的几句歌词。吴雪芳将其中的“真情和汗水”改成“智慧和力量”。

  “我要用智慧和力量,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20年前,吴雪芳还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时,亲眼见到村民连10元学费都缴不起。老百姓从早到晚、年复一年地很辛苦,还是摆脱不了“穷”字。她说,米锅村的穷,让我刻骨铭心。心中总有一种渴望,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当她成为米锅村带头人的那天起,这种渴望演化成这句歌词,变成了心中的誓言。

  然而,因为她是女同志,在能力上曾一度受到怀疑。2005年9月,米锅村公推直选村支部书记。当时竞选者有6名,都很优秀。在竞选演讲时,吴雪芳特意陈述道:“虽然我是个女同志,但我的工作能力不亚于男同志。”

  因此,5年来,她内心一直有一个信念支撑着自己:“我坐在这个位置上,再苦再累,有天大的委屈,我绝不溜肩膀,一定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把我想办的事办好。我不想让男同志看不起。”这5年,她不惜承受女儿段虹丽曾冲她说的“我没有得到过母爱”、“你不是我的亲身母亲”的误解。

  5年的行动,证明吴雪芳说到了,更做到了;米锅村的变化,证明她心中的誓言正变成现实。

  顺着水泥路,看到的是成片的茶园、果园和马尾松林。起伏的地形、良好的生态,西门河绕行、妙音湖镶嵌,绿色的原野景象,让记者发出了“真是一块绿色宝地”的感叹。

  吴雪芳说:“这是我们的优势。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样将资源变资本,比如,将一产和三产互动,让米锅人开有自己特色的农家乐。”

  其实,在当下吴雪芳的心中,正考虑着更紧迫、更重要的事。在村活动中心的背后,一大片土地已经划定。这里要修建首批居民聚集点。2012年,先期242户散居的村民将集中住进现代化的新居,生活方式将得到彻底改变。而一片片的绿地,将用现代农业的理念和手段进行统一的综合整治。全村7.56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被雕琢成价值成N倍增长的绿色宝玉,米锅人的收入也将“水涨船高”。

  热流已经涌动。米锅村,将再次沸腾。

  成都日报首席记者 陈晓霞 摄影 张鸣

  人物简历:

  吴雪芳,女,1968年出生,蒲江县大兴镇米锅村人。1990年任米锅村妇女主任;1998年12月,任米锅村村主任。2005年9月,经公推直选,出任米锅村村支部书记。所获荣誉:蒲江县委十、十一、十二届党代表,蒲江县十六届人大代表,三次荣获蒲江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9年度“感动蒲江十大人物”。

  故事背景:

  蒲江县认为,今年,成都市将以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为抓手,全面激活城乡统筹活力,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因此,全县将围绕“三基地一轴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突出三圈层“城在田中”的要求,深入推进全域城镇体系建设,整合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加速推进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切实提高城镇化率和农民集中度,带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

  蒲江县大兴镇米锅村因此再次被推向前沿。2009年,米锅村就被确定为市级统筹城乡综合示范村。成都市今年启动实施的土地综合整治中期规划所确定的21个点中,蒲江县有3个,而且都在大兴镇,米锅村就是其中之一。

  米锅村能受到如此厚爱,是因为有一位能干的带头人、一支团结坚强的班子和一套创新型的基层治理机制。2009年,成都市全面推行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同年3月,米锅村在全市率先推出“一承诺两代理”机制。

  2009年4月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就来到米锅村调研,充分肯定了这一创新做法。

  2009年8月15日,中央联席办副主任、国家信访局副局长王石奇率调研组莅蓉视察时,专程到米锅村实地调研了“一承诺两代理”工作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