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部分农产品涨价 供求是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06:36  三秦都市报

  本报讯 据中新社报道,农业部5月28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近期农产品市场运行有关情况。针对近期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的问题,农业部种植业司马淑萍副司长介绍,供求问题是主要原因。

  发布会现场,有记者问:“现在从大蒜蔓延到绿豆,现在又到玉米,个别农产品价格出现暴涨的问题,请问这是不是跟产量有关系?因为也有人说可能是游资炒作、囤积而产生的价格上涨?想问是不是这样?从农业部的角度来讲,有什么样的措施能够确保其他农产品不会被这样炒作。”

  原因一:种植面积减少

  马淑萍表示,今年无论是绿豆还是大蒜,价格都上涨得很厉害。绿豆是一个小杂粮,常年的面积是一千多万亩。一是去年绿豆的面积减少了,原因是去年春季土壤墒情特别好,因为绿豆主要是在西北、东北、华北这些地区种植,干旱非常严重。去年墒情特别好的时候,这些地方就种植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造成绿豆面积的减少。全国产量减少了13万多吨,这是一个生产减少。

  原因二:出口增加

  二是出口增加、国内市场供应量减少。去年绿豆出口27万多吨,同比增了13万多。与此同时,进口少了7万多吨,也就是说,一进一出,就少了20万吨,再加上我们生产量减少了10多万吨,也就是说,整个市场的供应量减少了30万吨。

  原因三:需求增加

  现在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绿豆的需求确实是在增加。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最近有一本书《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我翻了翻这本书,好几种病的治法就是喝绿豆汤,甚至有个药方一天用5斤绿豆。我感觉到,现在吃绿豆的人多了,一方面我们供给减少了,一方面消费需求增加了,市场价格就会上升。是不是存在炒作,这方面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关于大蒜的问题,我感觉也是个供求的问题。大家都知道,2007年的时候,大蒜降到了每公斤两毛钱,河北、河南、山东大蒜的价格都很低,2008年产量是1800万吨。因为那年大蒜价格特别低,2009年农民就不种了,面积减少,全国大蒜产量只有1200万吨,也就是说供给量减少了600万吨。供给减少也是大蒜价格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也有说有炒作的因素,但是我总觉得,大蒜年际间差这么多,确实波动太大了,让我们有一点很难适应。”马淑萍说。

  发改委副主任:菜价将回落 粮价不大涨

  2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考察了广州市东川市场。彭森表示,随着农作物成熟期的到来,蔬菜价格将会企稳下降。他同时表示,国家粮食储备充足,粮食价格不会大幅上涨。彭森表示,今年以来蔬菜价格的变化主要是受天气、供求、季节、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随着天气转暖、蔬菜生长期的到来,蔬菜价格会企稳下降”。彭森还表示,当前全国粮食连续第6年丰收,供应充裕,库存结构也比较合理,分布较为均衡,粮食的市场供应完全是有保障的,因此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据《羊城晚报》

  统计局与发改委就农产品炒作表态相左

  连续几个月受困于部分农产品价格飞涨谜团之后,国家有关部门终于有人出面表态了。不过,两个部门有关人士相隔一天的说法却大相径庭。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22日告诉公众,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的,农副产品不具有投资品的特性,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游资进入到农副产品领域。随后的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目前情况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农产品很可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大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与极少数经营者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密切相关,将出重拳打击农产品炒作行为。

  有人认为“很可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的产品,在另外的人看来却“不具有投资品的特性”,或许属于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这种仁智之见一旦与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的身份结合,在公众看来就代表了政府对问题的认识,并由此推断未来政策走向。

  农副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原因何在,政府有责任说明。这个说明首先应当以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前提,而不是简单化的分析判断。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充分沟通,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以便使对问题的说明尽可能地科学准确。再次,信息发布应当明确权责,归口实施,避免混乱。 据《北京日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