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进入“高考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07:21  大众网-齐鲁晚报

  六月临近,“高考季”到来。回顾本报在过去一周刊发的教育新闻,对于高考,对于成才,对于高等教育或许有新的认识。

  “走读生”的印记会否影响一生

  本报5月28日报道

  今年,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和济南大学三所省属高校济南走读生招生计划共计1000人。今年公布的济南走读生计划数已经超过了去年。

  此举意味着,济南生源的考生,将因自己的“出身”而享受到独特的优惠政策。非济南生源考生,哪怕你有条件住在五星级宾馆,也不能“走读”。

  抛开是否公平的争议不论,我还想知道,“走读”身份的考生在面对同学、老师时,是会感到优越、自信还是自卑?这种高考印记,在他们的人生路程上,会留下怎样的心理影响?进而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台子扎好了就看“未来牛人”的了

  本报5月23日报道

  今年山东大学将面向全国招收220名拔尖考生,志在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应用学科卓越人才。山东大学因此为优秀考生制定了新的培养举措,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据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将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中文等学科,各选拔20名具有培养潜质的学生,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学界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的良好素质和潜能。

  山大此举应视为“钱学森之问”的后续。从客观条件来讲,一流的教育未必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但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教育。从主观因素来看,要成为一名大师,必须有献身专业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转化为事业奋斗的动力。现在,台子扎好了,虽然未必完善,但接下来“未来牛人”们的演出将成为看点。加油!“未来牛人”们!

  名校掐尖是否强化分数论

  本报5月25日报道

  24日,复旦、浙大、南大等六高校相继公布在山东省招生计划。六所名校都开出更为优厚的奖励条件吸引优秀学生。

  复旦大学今年增加新生奖学金投入,设置高达5万元的一次性全额奖学金——新生特别奖。但“掐尖”条件规定:考生高考投档成绩达到各省(市)文、理科前5名者可申请。

  上海交大“掐尖”条件规定:被录取的学生高考总分(不含各类加分)名列该省(市、自治区)第一名的,可获新生优秀奖学金人民币2万元。

  素质教育讨论多年,如今“掐尖”政策更是步步走高。而掐尖的标尺,仍然是分数。由此看来,分数“指挥棒”还将影响到高中、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甚至影响到“胎教”。

  执笔:刘国林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