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冈市推广蕲春县豆制品小作坊集中生产监管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08:49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管景)5月25日至26日,黄冈市食品安全工作大会在蕲春县召开,市长刘雪荣参观该县豆制品小作坊加工园区后,要求全市普及推广这一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2009年以来,蕲春县以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活动为契机,对漕河城区散乱分布的28家豆制品小作坊实行集体管理,在原清水河粮管所内建成了全市首个“豆制品集中加工区”。

  漕河城区的豆制品小作坊,过去散布在街道社区各个阴暗角落,前面做豆腐,后面养猪狗,旁边就是简易卫生间,蚊蝇乱飞,污水横流。现在是全部集中在一起,原料区、加工区、生活区、污水处理区都经过了科学布局,宽敞明亮的规模厂房,干净整洁的生产环境,畅通便捷的运输通道,热气腾腾的豆制品半个多小时就能进入集市。

  为了履行好食品安全源头监管职责,蕲春县质监局开始酝酿“集中监管”这个新思路,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考察,最终选择了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豆制品加工行业作为“突破口”。

  这一建议得到了蕲春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2009年,建设“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被列为县委县政府为人民群众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由质监部门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并设定时间表,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经营豆制品小作坊的都是弱势群体,头5个月,10多名食品监管人员分成4组,挨家挨户上门沟通,传达党委政府的坚定决心,客观分析形势,宣传各项政策,进行正面引导。同时,也通过各种途径,把业主们聚集在一起,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坦诚交流,共同协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豆制品小作坊经营业主很受感动。他们普遍认识到实行集中加工是提高全县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消费、健康消费愿望的迫切需要。

  几十家小作坊集体搬迁是一项大工程,必须保证平稳过渡。为此,县政府组织专班,对各项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分管副县长为园区选址,并划拨专项资金建设标准厂房和污水处理系统。各相关部门对房租、税费、水电费、检验费等,最大限度地予以减免,确保经营业主在过渡期内正常盈利,为后期进一步提高工艺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奠定基础。

  蕲春县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实行统一生产场所、统一规范管理、统一工艺流程、统一质量要求、统一检验检测。管理者通过驻厂监管,可以非常快捷高效地为经营户提供原材料把关、技术指导、办理证照等各项服务,全程监督生产经营行为。消费者可以随时到园区现场参观,只要记住门牌编号,就知道购买的豆制品是出自哪家小作坊。同时,园区内的经营户也可以相互监督,良性竞争,联合经营,抱团发展,共同应对各种投资经营风险。经过一年多试运行,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已经得到社会认可。

  近期,投资90万元修建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统一供气系统和实验室也正在加紧建设完善。蕲春县委书记熊长江高兴地说:“兴办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实行豆制品集中生产,解决了小作坊的‘脏、乱、差’问题,让县城近20万居民吃上了放心豆制品,标志着我们县找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食品小作坊管理模式的新路子。”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