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泉州:火灾揭开安全隐患 中山路保护开发之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10:48  台海网

  

泉州:火灾揭开安全隐患中山路保护开发之困

  名街中山路,消除安全隐患已刻不容缓。图为警方警戒火灾现场

  

泉州:火灾揭开安全隐患中山路保护开发之困

  木质结构的中山路民房,在大火中极易造成毁灭性损失。图为大火烧塌二层楼

  【核心提示】

  台海网5月2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杨炯 彭建文 谢向明 文/图)一条中山路,承载无数繁华,是泉州市区老城区的核心圈,日前刚刚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然而昨日凌晨的这场大火,不仅夺去了14岁少女的如花生命,还暴露出繁华背后的种种隐忧。

  居民们普遍反映,老街的危房问题和火灾隐患令他们忧心忡忡。目前,政府虽鼓励居民对安全问题自查自改,但真正做到的只有十分之一。泉州市文物局出副局长称,也许“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正式挂牌后,政府统一规划,会使现状得到改善。

  【记者调查】

  消防隐患不少

  居民安全堪忧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中山路的大小街巷。对于昨日凌晨的火灾,居民们十分震惊,但他们最担心的还是老街上老百姓的人身安全问题。

  在事发店面隔壁开店的店主说,中山路的骑楼结构大同小异,一般都只有一个楼梯,不像商品房还另设消防通道;此外,店里的线路也是错综复杂,加上店里木质结构多,电路引发着火的可能性也很大。

  

  没有安全通道,那万一遇到火灾被困怎么办?大部分人想到跳楼。但出于防盗方面的考虑,骑楼楼下是牢实的铁门,楼上则是同样坚固的铁窗和护栏,甚至一些通往天台的出口也被牢牢锁上。也就是说,万一遇到火灾,在慌乱中想跳楼逃生都有些困难。再加上一些居民将一楼租做店面,楼上住人、存放货物,而且许多人家中都没有灭火器材,万一发生火灾,将造成严重后果。

  电路,也一直是居民们心中的隐忧。在小巷里,一些居民自牵电线,而屋子里的电线也如蛛网一般,有的虽藏在木板隔层里,但由于不是管线,存在着很大的消防隐患。

  金鱼巷里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沿街的骑楼不少是钢筋水泥的,比较牢实,而小巷子里,很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建造的砖瓦房,如今已成为了危房,一到台风季节,摇摇晃晃,朝不保夕。而近年来,中山路发生的塌搂和火灾等事故,甚至几天前行道树砸死人的事件,都令老街居民为自己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心。

  一位银行职员说,她家在中山路小巷里就有两套房子,现在都出租了,“房子的安全隐患不少,我们自己都搬出去了”。正是由于不少房主将屋子隔成多间租给他人,这些安全问题往往都被忽视了。

  【部门说法】

  电业局:

  居民私拉表内线

  火灾隐患家里藏

  中山路火灾已不是第一次,2006年7月27日,中山中路泮宫百货商行就曾因电路超负荷导致电线短路起火,造成中山中路40~60号共11间店铺二楼被烧毁,过火面积约900平方米,所幸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本报2006年7月28日曾作报道)。

  “中山路的线路的确存在问题”,泉州电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98年改造后,中山南路的低压电线还比较新,不存在老旧问题。但水门社区的一些小巷中,各种线路大部分采用架空架设、直接拉线,表内线没有统一布设,且大量居民私拉私接电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电力部门称,将加大日常现场勘查,属于电力部门产权范围内存在隐患的线路,将列入计划进行整改,而用户家里的表内线部分则必须由居民、社区自行组织整理规范,消除隐患。

  文物局:

  安全隐患自查自报

  仅有1/10人能做到

  “中山路的问题一直存在,一定程度上和居民有关”,昨日泉州市文物局出副局长告诉记者,对于中山路存在的安全隐患,政府一直鼓励居民自查自报、自我修整,但几年来,业主积极主动去做的,只有1/10,更多人则观望着政府改造,“中山路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文化区,可以看作一个大的文物,居民们希望政府出钱保护和修缮可以理解,但这不仅是文物局的事。”

  出副局长说,之前的调查显示,中山路上的房子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到了使用年限,加上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虽然中山路作为文物,维修和整治都有明确的规定,市规划局和文物局也曾呼吁修整,但这是一揽子工程,涉及到建设、规划、市政等多部门,目前还不能完全统筹解决。再加上这里大部分是民居,而且被大量出租,问题十分复杂。

  上一页

  【专家建议】

  政府统一协调

  调动相关部门整治

  今年6月,中山路作为第二届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将正式挂牌,“届时可能会有一个统一规划和具体的行动方案”。出副局长说,这次事件后,他们也将建议政府部门尽快行动,可以由市政府统一开协调会,统筹多达十余个部门,在整治和开发利用上做文章。“厦门中山路的经验就很好,整体开发和维护都由辖区所属的思明区政府统筹,区政府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这样有利于协调多个相关部门。”

  提升商业价值

  鼓励居民改造

  曾多次写过中山路改造提案的泉州市人大代表丁丙认为,中山路存在的消防隐患和危旧房问题,之所以得不到及时解决,是因为中山路目前人气不足,居民看不到“钱途”,加上翻建或修缮危旧房的成本相对较高,自然不愿出资。

  他认为,政府部门可以此次中山路入选十大名街为契机,对其功能进行引导,鼓励“老字号”和具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店进驻,丰富这条老街的商业内涵,把它打造成为繁荣的旅游商品步行街,而不是较单一的“服装街”、“电摩街”。如此一来,中山路的商业品牌价值得到盘活与提升,业主自主修缮或翻建危旧房,排查隐患的主动性将更为强烈。

  □相关链接

  繁华中山路

  中山中路位于泉州古城中心,全长2400米,分为北、中、南三段,建筑风格糅合了南洋和闽南传统特色,自唐开元盛世建城以来,一直是泉州古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20世纪20年代初,爱国华侨黄仲训自安南(今越南)挟巨资回国,拆城辟路,改造中山中路。目前,威远楼、钟楼、泉南基督教堂、泉州府文庙、祖闾苏民居、花桥慈济宫、大隘门、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李贽故居等历史文化古迹遍布。1998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整治这条历史老街,以“修旧如旧”、继承特色、保持完整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为原则,对中山路进行“洗脸镶牙”式的改造,修整店面386间,翻修危房51座,新建楼房2座,使中山路重新焕发青春。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今年,中山路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本报2010年5月15日曾作报道),并将于6月12日被正式授牌。

  上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