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筹备控烟立法 59人法律专家组成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0日02:51  东方早报

  据新华社电 由59名法律专家组成的“中国控烟法律专家工作组”昨日在京成立。这些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家和控烟项目城市法制实务部门的专家,将致力于推动我国国家和地方的控烟立法工作。成立大会上,专家们就我国控烟立法现状、立法面临的困难以及立法前景展开热议。

  控烟立法现状堪忧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个国家和数百个地区成功地实施了相应法律,要求几乎所有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实现“100%无烟化”。但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全国性控烟法规,而国内现有的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等地吸烟的地方性法规与《公约》第8条及其实施准则的要求存在差距,且法规执行效果并不明显。

  “从各地现有的禁烟规定来看,所列出的禁烟场所非常有限,而且允许设有吸烟室,这就导致许多例外,难以有效杜绝烟雾蔓延。”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控烟办公室主任杨功焕说,“更为重要的是,现有法律法规对执法主体和执法机制没有明确规定,缺乏操作性,从而使得这些法规缺乏执行效力。”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各国有无烟环境规定的执行情况得分”显示,满分10分中,我国的得分仅为1分,远远落后于其他公约缔约国。

  我们需要怎样的控烟法

  卫生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解志勇认为,对控烟进行立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烟草的种植、加工、流通,烟草企业的广告促销及赞助行为,还涉及就业问题和吸烟人群。这些都必须纳入立法考虑。他强调,法律必须具有可执行性。一部可执行性强的控烟法,执法主体必须明确,执法权限及手段也必须明确,对执法效果还应当建立评估机制。“这部法律不是单纯为了执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而是基于我国的实际需要,基于对国民健康的关注和追求,以及基于中国烟草危害的状况制定出来的法律。”解志勇这样描述心中的控烟法。

  还有一些专家表示,控烟法应当是一部侧重于倡导的法律。首都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沈敏荣建议,对吸烟者以教育劝阻为主,对屡教不改者或是恶意违法者再处以高额罚款。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杨寅说,控烟法是社会领域性质的立法。“这是一部处罚与倡导兼备、以倡导为主的法律,是政府倡导与民众自觉遵守并重的法律,是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行、并且允许各地有自己特色的法律。”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