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都江堰共识教育重建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报讯(记者 唐小涛)经过两天的报告和讨论,参加“都江堰国际论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各国代表及国内专家昨天下午形成《都江堰共识》。这份共识承诺,要将最弱势的群体包括儿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解决办法的途径。

  灾后教育重建达成6点共识

  围绕两天来的讨论成果,参加都江堰国际论坛的专家、官员们就预防、降低与减轻灾害、灾后教育重建等达成六点共识。其核心内容为:灾后教育重建促进可持续发展。

  1.对各种灾害必须具备全面的、可持续的、各方相互协调的应对方法。预防、降低与减轻灾害风险都是不可缺失的部分。政府间合作和各部门协调是必不可少的因素。2.政府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各地方与社区的参与及国际组织机构的支持同样重要。3.以拯救生命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援助至关重要。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快速恰当的反应方式和社区积极自主等重要因素。4.灾后恢复必须同整体发展政策和规划一致。5.世界,尤其发展中国家在灾难中所取得的有益实践应当充分共享。政府、联合国各机构、民间组织、专业机构和其他各方要建立网络,这样的沟通网络能催化抗灾经验教训的交流。6.教育与能力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研究、文献、知识管理、传播)是应对未来灾害冲突方面的坚固基石。发展中国家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拥有宝贵的知识资源,二者的紧密合作能加强教育与能力建设。适当运用发展的现代技术和传统知识相结合同样非常重要。

  共识还对未来行动提出建议,即建立信息、研究、传播机制,共享都江堰和其他地区所取得的有效经验和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重建成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支持此次“都江堰国际论坛”。论坛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专门发来贺词称,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走出废墟重建家园中显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团结精神和奉献精神。

  对汶川大地震两年重建的成效,贺词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中国的努力和抗震救灾取得的成功是中华民族团结与智慧的结果。唐虔在贺词中说,他相信在同样的合作精神下,2010年4月遭受地震灾害的青海省,其灾后恢复和重建也将顺利有效地开展。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