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近百“天眼”显威 不文明行为无处遁形

  黄龙溪镇列入全省 “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实施范围

  “山门组,山门组,有辆送鱼车停在路边,请迅速处置……”昨日上午10时50分,通过镇上的“天眼”系统,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高峰发现黄龙溪古镇景区大门口有车辆违章停放,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山门口执勤的协管队员发出指令。执勤队员林伟迅速前往送鱼车停放点,一分钟后,送鱼车开动……

  这是黄龙溪古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镜头。该镇通过近百个“天眼”,让所有的不文明行为无处遁形,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日前被列入全省“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实施范围。

  “天眼”监控场镇

  为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黄龙溪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侯超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机关干部分片驻村制、分区包干制、点位责任制,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人领导、有人执行、有人督促。

  黄龙溪镇城管中队长张小彬说,黄龙溪镇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任务繁重。对此,该镇确定了“一心三带”的重点整治区域。“一心”是指景区为中心区,“三带”是指双黄路、籍黄路和大黄路三条公路带区域。同时,该镇还明确了整治工作的重点方向,即以狠抓场镇环境为切入点,规范市场秩序为推进点,靓化城乡节点为着眼点、完善基础设施为增效点。

  张小彬介绍,黄龙溪镇积极建设景区“天眼”系统,通过近百个“天眼”,实现景区的全覆盖监控,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问题,由事后的被动管理变为主动防范。

  每天早上,黄龙溪镇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高峰,便会早早赶到办公室。他要做的,便是随时盯着监控器,盯着诸如车辆乱停放、乱扔垃圾、践踏花草等不文明行为。

  “人眼”覆盖农村

  作为一个丘陵地区的乡镇,除了古镇景区2平方公里为场镇外,黄龙溪镇余下的50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都为农村。

  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问题,黄龙溪镇采取广泛发动群众,通过老年大学、老体协,积极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工作,并整合村级巡逻队伍,赋予村级巡逻队员对辖区环境卫生的快速处置职能。同时还积极发动村民议事会成员功能,让这些从群众中来的群众,回到群众中去,把硬件上的“天眼”,转化为老百姓的“人眼”,形成全民动手,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新局面。 早报记者彭江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