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讲堂》系列铸就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0日06:38  钱江晚报

  自从4月中旬,《浙江人文大讲堂》第五辑在各大书店上架,大讲堂的粉丝就行动了。

  在杭州天目山路的博库书城,目前已经售出《浙江人文大讲堂》第五辑116本,仅余45本库存。该门店业务部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对于一本上架一个多月的新书,这是个非常不错的销量成绩。“这与浙江人文大讲堂的品牌有关系,不少读者都是6年来一直收藏大讲堂图书的铁杆粉丝。”

  一个多月以来,有各个年龄段的大讲堂迷,在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大讲堂的全辑:有的到人文大讲堂现场来打听,有的在朋友圈里搜罗,更有读者经过几番人脉,找到了编辑部的记者。“我可是忠实读者啊,只要有时间,就去现场听讲,每期见报内容我都剪下来。”这边溢美之词听得小记得意万分的时候,粉丝的话锋已经急转。“嘿嘿,只是非常非常遗憾,我还是错过了很多讲的内容,而且报纸上的图片和细节也不如书稿上全。”言下之意,编辑们是不是得送一套书以示鼓舞。

  类似的九曲回肠式“讨书”的故事有不少。因为较之前四辑,《浙江人文大讲堂》第五辑新看点不少。这本辑子收录了2009年大讲堂的所有内容,书稿更强调讲座的系列化整合,将41位嘉宾共38讲内容,分成了“经济”、“人文”和“社会”三部分,图文并茂。

  在“人文篇”,阎崇年、龚鹏程、梁思礼、汪世瑜等大家、名师次第亮相;“社会篇”中,有罗援将军分析台海形势,侦探名家李昌钰讲优秀警察故事,财经当红主播袁岳解释独生代权利崛起,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永升说“养生”,涉及人生百态。

  此外,新一辑大讲堂书稿,还力推一批70后学术新星——创新的学术观点、扎实的研究功底,这批在高校受学生欢迎的新锐老师,一到人文大讲堂的舞台,就受到了社会上各年龄段读者的认可,很快打响了青春版大讲堂,凝聚了一批新锐粉丝。本报记者 章咪佳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