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即使悔过,“英雄”要问出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0日06:38  钱江晚报

  戎国强 本报首席评论员

  深圳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由于其中的一名委员叶文学的劳教经历而成为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据《南方日报》报道,昨天是深圳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参会委员报到的日子,不少记者守候在政协会堂里,守候着叶文学的出现。

  综合各方的说法,争议的焦点似有以下几点:一,因为曾经被劳教,叶文学有没有当政协委员的资格?二,叶文学有没有隐瞒自己的劳教经历?有关部门在叶文学当政协委员时是否应该掌握该信息?三、公众和舆论是否关注叶文学的劳教经历?

  对曾经被劳教一事,叶文学是这样回答媒体的:“自己那时年少无知,十几岁时来到深圳,借了老乡的房子住,后来警方捉人时,被牵连进去,所以才接受了劳教。”虽然语焉不详,但意思是明白的:受他人牵连,即便是如此,媒体是不是就不该追问此事了?深圳总商会会长张思民说:“社会应该包容叶文学的过去,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曾经犯过错、受过挫折,但是一直力求上进的好青年,如今把15年前的经历拿出来说事,这是不妥的”。

  张思民有没有想过:媒体为什么会追问叶文学的经历?如果没有他当政协委员这件事,媒体会有兴趣过问此事吗?商会是经济组织,是商人的行业协会,当然可以不过问叶文学是否被劳教过。但是,政协是政治机构,政协委员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会对公共利益产生影响,公众为什么不能追问?追问叶文学的劳教经历,并不否定他当政协委员的资格,这不是“不包容”,是知情权。

  对叶文学本人,我们可以相信他“后来改过自新,奋发向上”了。据报道,叶文学是2007年“深圳市物流界十大风云人物”、2009年度“广东省创业之星”、2010年当选为深圳第七届“十大最具爱心人物”,在汶川地震、南方雪灾、捐资助学方面捐献了大量资金和物资。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商界英雄,说实话,人们对他的出处没有太多的兴趣,如今你要涉足政界,对不起,把老底亮出来给大家看看。如果对一个叶文学我们不能过问,那就意味着我们对十个、百个叶文学都不能过问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