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北召开援疆工作会议 罗清泉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0日09:35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记者赵良英、李希帆)5月29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武昌召开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传达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有关会议精神,动员和部署全省新一轮援疆工作。

  省委书记罗清泉主持会议并讲话。省长李鸿忠作工作部署。省委副书记杨松、副省长张岱梨分别传达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作总结讲话。省领导苑世军、潘立刚、吴永文、周坚卫、段轮一、李佑才,省武警总队总队长杨波出席会议。

  罗清泉指出,加强和推进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是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央新疆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两个大局”重要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新一轮援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对口援疆工作的主动性,与受援地区干部群众一道共同努力,坚决完成中央下达的各项任务。

  罗清泉强调,要科学谋划、创新思路,进一步明确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方向、任务和重点。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全面做好援疆各项工作。要通过加大对口援助投入、引导社会参与,着力改善制约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民生,着力培育主导产业,着力发展教育、科技、医疗等社会事业,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要准确把握新一轮援疆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凝聚合力;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坚持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坚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要突出新一轮援疆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资金援疆,优先解决民生问题;积极开展产业援疆,增强受援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开展科技援疆,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智力援疆,帮助培养高素质人才。

  罗清泉强调,完成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合力。要抓紧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抓紧启动实施试点工作,让中央的政策更多惠及受援地民众。要完善各项保障机制,加强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强一线援疆干部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工作,着力培育素质高、纪律严、作风硬的援疆工作队伍;充分展示湖北援疆干部的风采和工作成果,为援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李鸿忠要求早谋划、早实施,紧张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我省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他强调,当前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编好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省和对口援疆的各有关地区及部门要抓紧衔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确保质量”的原则,于今年年底前编制好对口援疆规划。二是注意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要把对口支援的项目、资金主要向贫困农村地区倾斜,把重点放在具有普惠意义的项目上,切实做好保障性住房和农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推进扩大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整治等工作,让当地群众得到实惠。三是加强统筹协调,着力形成全方位对接的工作格局。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把“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协同推进的新局面。四是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互利合作。要以这次对口支援为契机,加深对双方工业、农业、资源、人才、文化、科技、旅游等方面的了解,加强工作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以支援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在对口支援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

  李宪生要求各有关地区和部门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尽快启动援建工作。要抓紧开展援疆工作对接,认真编制对口援疆规划,全面启动试点工作,组织探讨深入合作交流的领域和空间;要彰显特色,完善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结对帮扶,确保对口援疆工作到位;要选派好援疆工作队伍,切实落实援疆资金,加强对援疆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对口援疆保障到位。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主要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全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主要负责同志,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大专院校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