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瓶颈 沙湾工业突围

  □杨长喜 本报记者 刘若辰

  作为乐山工业重要增长极的沙湾区,“调结构”意愿颇为迫切。

  “如果说投资拉动、产业支撑,是沙湾发展的两个着力点,那么生产要素、交通运输,即是制约沙湾的瓶颈。”沙湾区委书记伍定这样定位。

  5月,随着沙湾火车站改造的实施,沙湾开始破“瓶”之举。

  投入:力保运输和生产要素需求

  5月10日,省道103线附近,17个桥墩拔地而起,32片桥梁完成浇筑。5月垫碴,6月铺轨,7月试运行,总投资9800多万元的铁路技改工程正快马加鞭进行。年吞吐能力300万吨的沙湾火车站改造后吞吐能力可提高到1200万吨。

  随着钢铁产业和不锈钢产业的崛起,沙湾交通运输逐渐跟不上发展的步伐。2009年,德胜川钢公司经常因运输紧张而影响原材料供应和产品输出。即将打通的运输通道,将满足沙湾重点企业、重点产业未来的发展需求。

  为强化要素保障,沙湾区争取到直购电指标4亿度、天然气指标32万立方米/日,确保了重点企业一季度的用电、用气需求。德胜川钢公司总投资20多亿元的高强度含钒钢材生产线8月即可开炉投产。

  优化:工业生态建设促产业升级

  1至4月,沙湾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企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4.51%、36.5%。数字背后是“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园区建设”的大动作。“工业生态建设”成为沙湾的一个新名词。今年1至4月,德胜川钢公司利用余热发电5560万千瓦时,新增产值2780多万元;巧用炉渣变废为宝,总投资6.5亿元、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5月6日投产,每年可消化炉渣100多万吨。

  生产普通铸钢配件的四方机械制造公司寻找新途径,研发新产品,生产的汽车发电机缸体产销两旺、供不应求,订单已排到了今年12月底。

  卷带不锈钢、船用“中间体”、油井特种水泥、含钒钢材、汽轮机铸钢配件……今年,沙湾端出的系列“特色菜”很受客商欢迎,产销率高达98%。

  转身:软环境优化助力重点突破

  “重点突破”必须“重点有为”。

  从炼铁炼钢到多业并举。今年,沙湾工业在转身中突围,将催生不锈钢民生产业和钢铁钒钛循环经济产业两个百亿园区。在不锈钢民生产业园区的项目建设中,每个入园企业由1名县级领导、1名园区干部追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了影响园区工程建设的50多个问题。目前,首批入园的14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多元。

  工作方式同样发生转变,“敢于问责”成为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抓手。沙湾通过“百企评部门、万人评机关”、“十佳五差”软环境建设、机关中层干部作风评议等系列活动,对排名后5位且满意率在90%以下的部门进行问责,优化了发展软环境。

  “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力争成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沙湾区区长袁仕伦对园区发展充满信心。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