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里之内 有人绝产 有人“多收三五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10:32  生活新报

  

十里之内有人绝产

  夕阳下,村民在给育的苗浇水 本报记者 杜逸 摄

  持续大半年的干旱让白珠辉今年损失惨重。5月15日,看着依旧泡在烟棚里的烤烟苗,算算节令,再过一个星期不下雨的话,他家今年至少要损失2万多元。去年种的冬小麦,麦苗虽在,却遭遇“绿色绝产”;距离白珠辉家10里左右,马家全家也面临旱灾,却“多收了三五斗”,农业收入将增加上万元。同样面对百年大旱,为什么在十里之内,“绿色绝产”和“多收了三五斗”竟能并存呢?

  白珠辉家

  快过了节令 玉米烤烟还没栽下去

  今年66岁的白珠辉是红河州建水县青龙镇业租村委会石头寨二社的村民,家里六口人,老两口、儿子、儿媳妇和两个孙子。石头寨寨如其名,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低洼处,山上布满了石头,难得见到青山绿水。当地资料显示,石头寨二社海拔1720米,年降雨量700毫米,自然环境比较艰苦。村民们凭着勤劳苦干和上天不时恩赐的雨水,石头寨二社的44户村民在往年靠着种点玉米、烤烟,依然能够自给自足。

  可今年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白珠辉说,他活了这么多年,没见过哪一年像今年这样旱,老天一直不下雨,玉米、烤烟种不下去,甚至连吃的水都成了问题。他家两个深3.5米的水窖,已经有一个干得见底了,另一个只剩下不到1米深的水。“开年的第一场雨不能收集,要冲冲屋顶上的灰尘。今年就下了三次小雨,收集了后两次的,一共才这么点。”白珠辉指着水窖里残存的水无奈地说,这段时间的饮水基本靠部队拉水解决,洗澡则是妄想。一向爱干净的儿媳妇以前每天都洗澡,每天换干净的衣服穿,现在也有两三个月没洗过澡。至于鲜艳漂亮的民族服饰,现在也很少穿,平时只穿几件深色的普通衣服,耐脏。

  生活用水都成问题,生产用水就更困难了。村里几户人家去年种下冬小麦,如今,麦苗虽然还在生长着,可麦穗全是空瘪的,用手一搓,就搓成了粉末,村里人看电视里说这叫“绿色绝产”。虽然早已过了小麦收割的季节,但没有村民去收小麦,大伙都等着种烤烟、玉米时,一把火烧了麦苗,好给地里积点肥料。除了小麦外,石头寨二社的村民都种玉米和烤烟,按照以往的种植节令,玉米和烤烟都必须在6月前种下,否则一年的收成就要大打折扣。因此眼下这段时间是决定白珠辉乃至整个石头寨二社村民全年收入的关键时期。

  眼看着节令一天天逼近,老天爷却好像跟村里人较劲似的,太阳依然每天炙烤着土地。村里人开始急了,老人们集中了两次,到村口的打谷场磕头求雨;年轻人不信迷信,在各自房顶上修建了烟棚。白珠辉的儿子也不例外,他从窑厂买了砖,围了个长方形的池子,再铺上塑料布,往池子里灌了两桶水,培育出够10亩地种植的烟苗。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他们还给水池盖上了黑布。烟苗虽然育出来了,长势也不错,可因为缺水,一直不敢移栽到地里。

  “我们家共有50亩地,去年种了9亩烤烟,30多亩玉米,全年农业收入有近6万元。今年要是老天再不下雨,烤烟、玉米就栽不下去,就算6月下雨栽下去了,也会损失两三万元。”白珠辉说,村子附近的耕地土质不好,虽说自家有50亩地,可都是广种薄收。村里其他村民每家也都有几十亩地,全村人如果想把自家的地全部都种满,需要大量的水。而现在,村里唯一一个大水塘的蓄水高度也从以前的4米多降至一米多。为了珍惜这最后的一点水,村子里180口人自觉约定,谁也不能取水塘里的水浇地,只能用作生活用水。

  马家全家

  改变些做法 遭遇旱灾农业仍增收

  

十里之内有人绝产

  有的寨子还有一些很小的、深度只有1米左右的小水塘,村民会赶着牛车来拉水种地或者做生活用水 本报记者 杜逸 摄

  就在石头寨二社的村民每天坐在村口大槐树底下望天兴叹,天天等雨下地时,离他们不远处的建水县面甸镇闫把寺村委会闫把寺村民小组,小组长马家全在自家地里正干得热火朝天。同样只下了3场小雨,同样面临着百年一遇的大旱,可靠着旱地育秧、水田改旱地、改种小米辣等方式,马家全扳着手指算了算,今年他家的农业收入比去年至少得多一万块钱。

  比起其他村子,闫把寺村民小组的自然条件稍微好些,靠近建水县的母亲河泸江河,尽管今年旱灾让泸江河一度断流,但只要上游的石屏县异龙湖放水下来,闫把寺就能截到些水。同时,村子北边山脚下还有两个水潭,尽管旱灾让水潭的出水量没往年多,但至少每天都在出水。正因为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稻一直是这个村子的主要作物之一。不过,今年为了节约用水,村民们都自觉采用旱地育秧。

  在一块4分大的旱地里,郁郁葱葱地生长着一掌长的秧苗,在烈日的炙烤下,依然显得充满了生机,这是马家全家的秧苗。“以前我们也是水田育秧,水田育秧天天都要一层水泡着,田里水不能干了。但像今年这样旱,不可能有那么多水育秧。这个旱地育秧就不一样了,只要在地表洒上一层水就行,整个地面都是干的。”马家全说,旱地育秧时,农民也不用变成“泥腿子”,脚上都是干干净净的。最重要的是,水田育的秧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必须重新移栽,否则就会在秧苗田里扬花了,节令上等不得;但旱地育秧苗能根据气候的条件,通过浇水的量和次数,来控制它的生长速度,可以将育苗时间延长到两个月,直到雨季到来,而且,旱地秧苗移栽到水田后,不必像水田秧苗那样重新翻新苗,而是直接生长,成活率更高,长势更好。因此,即便今年雨季迟迟未到,马家全一点也不担心,秧苗继续在旱地里育着,只要一下雨,立刻就能移栽到田里,不误节令。

  不仅如此,马家全还把两亩水田改成了旱地。尽管可以用柴油机抽水上来种水稻,但算算每天买柴油、租柴油机抽水的成本,他就立刻决定“水改旱”,种上了小米辣,并在地表盖上一层地膜,防止水分蒸发。“种水稻的话,我要天天抽水,成本太高了;小米辣就不一样,它耐旱,趁着下小雨把地表打湿了种下去,放点底肥,再用地膜盖着。虽然现在一直不下雨,辣椒苗蔫着,但一下雨它立马就会活过来,‘噌噌’往上长。”马家全说,按去年小米辣的市价计算,一亩小米辣少说也能带来6000多块钱的收入。

  马家全在半山坡上还有5亩地,以往靠着山顶上的泉水种水稻,今年,他听了农科站科技人员的推荐,全部种上了耐旱作物洋葱。由于全村人今年大规模种植洋葱,早早地就有商贩来村里预购了。按去年的市场价估计,洋葱每亩的产值在七八千左右,马家全的这5亩洋葱,至少也有3万块钱的收入。而2009年,他家全年的农业收入也才3万元左右,今年,除了水稻留作口粮外,小米辣和洋葱加起来将有4万元以上的收入。因此,即便遭遇了百年一见的大旱灾,马家全却高兴地说,今年的农业收入肯定比去年好,至少要多一万块钱。

  [1]

  对比 两个村委会 一个减产一个增收

  在同样的大旱面前,青龙镇业租村委会和面甸镇闫把寺村委会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遭遇,造成这样的反差,从以上两地应对旱灾的做法中,我们应该能看出些端倪。

  来自青龙镇政府党政办的资料显示,2009年度,全镇共播种大春作物40393.9亩,由于干旱,大春作物受灾严重,玉米、薯类、豆类、瓜果类作物产量较往年减产近1/3,甘蔗往年平均亩产量为5吨左右,而今年预计下降到2吨左右。在夏收作物播种面积上,青龙镇常年播种面积应为30200亩,但由于旱灾,全镇至今栽种的夏收作物和冬农开发播种面积为14250亩,绝大部分播种面积现在处于空荒状态。在青龙镇通报的九项抗旱措施中,多数为及时将生活用水送到村民手中,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节约用水,动员各界捐款抗旱等应急性措施,暂无针对旱灾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仅在下一步的抗旱工作打算中提到一句,“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耐旱低耗水作物种植比例,综合运用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料、抗旱剂等农业、生物、化学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耐旱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

  而面甸镇闫把寺村委会在这场旱灾面前,除了等雨外,还积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水改旱”,推广耐旱作物,采用节水生产方式等,尽可能地将旱灾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村委会书记李平介绍,通过县农业局和农科站工作人员的大力推广,今年,整个村委会下辖的自然村,2000亩的水田100%实现了旱地育秧,光这一项举措就为其他的农业种植活动节约了大量的生产用水。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以前,闫把寺村主要种植西瓜、玉米、红薯,其中,西瓜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玉米亩产值也不高,一亩地顶多有千把块钱的收入。这几年,农科站的科技人员教大家在坡地里实行套种,即石榴树下种小米辣。为推广这项技术,村委会按每亩地125块钱的补助发给村民,用于购买石榴树苗;而树底下种的小米辣,是一种非常耐旱的作物,可以在山坡半山坡的地里种植,一亩地的收入再怎么低也在5000块左右。在坝子上的田里,农科站人员还教村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冬季种洋葱,夏天种水稻,而在以往,水田冬季是空着的,夏天才利用得上。就这几项措施,虽然村民们的生产受到了旱灾的影响,但收入却并没有减少。

  李平还介绍,在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高家庄,以前这个村子主要靠龙潭的水种些西瓜,但今年龙潭的出水量减少后,村民把坡地里的西瓜地改种小米辣;王山寨有一大片坡地因为干旱的影响,如像以往一样种水稻,需要高压抽水灌溉,今年村民就干脆把这一大片地全部改种成白菜,收入却比种水稻更好。目前,整个村委会的洋葱和小米辣种植已形成规模化,除了省内各州市的商贩提前来预购外,也有来自上海、哈尔滨的商贩,让村民不愁销路。

  声音 “水改旱”不可盲目而行

  两个村委会的不同遭遇,引起了建水县农业局副局长崔建国的注意。不同镇、不同村委会在旱灾面前采用的不同方法,能直接影响到各自的受灾程度,这点他表示认可。不过,对于为应对旱灾,大规模“水改旱”,崔建国有着自己的不同意见。

  崔建国说,今年,建水县主要采取了八项措施抗旱抓春耕,其中,有一项就是抓结构调整,水田改旱地。“我们计划水路不通走旱路,在水源难以保障的雷响田(无水源灌溉需雨季来到后才能栽秧的田)、梯田等,适当调减水稻种植面积,改善其他耐旱作物。目前,全县初步预计‘水改旱’4万亩,但其中的2万亩要看实际情况,如果5月中旬进入雨季就不改,中旬进入不了雨季,影响农作物的节令,就必须改。”崔建国说,“水改旱”不能盲目,不能因为今年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就大规模地“水改旱”。那样的话,虽然可以应付一时之急,但雨季来临后,或者来年雨水充沛时,可能还得重新“旱改水”。另外,在民间还有这样一句传言,“水改旱,瞎一半”,意思是说同样大的面积,水田改成旱地后,产量会减少一半。“这是事实。”崔建国说,水稻的产量每亩可达500多公斤,玉米的产量同样可达每亩500公斤左右,但在市场价格上,水稻往往比玉米高出一倍。因此,他认为,只有山坡、半山坡的田,即使下雨也难积存水的田可以改成旱地,但坝子里的水田,能存起水,尽量不要盲目地改成旱地。

  对于如何尽量减少旱灾对农业损失的影响,崔建国还认为,应该依靠科技,抓良种推广,尽量种植耐旱、耐病虫、高产的作物,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以此提高粮食的单产。“我们可以晚稻、再生稻、秋玉米、薯类等产量高、市场效益好的作物为重点,尽一切力量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比如,我们现在在西庄镇马坊村就推广了1400亩水改旱高产示范样板,改种玉米后,预计亩产可以达到550公斤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推广地膜覆盖,完全可以应对间歇性干旱。现在地膜覆盖一亩的成本大约是80块钱,政府每亩补贴农户40元,通过这样的激励措施,完全可以推广节水生产技术。”崔建国说,在灌溉措施的节水方面,他们还在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较之以往的浇灌、漫灌方式,滴灌喷灌可节水50%以上。同样,为了推广滴灌、喷灌技术,政府也给予了相应的补贴,目前,滴灌技术每亩造价约900元,政府可补贴总造价的30%左右。

  最后,崔建国认为,传统的耕种技术也不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应统一实行机耕。机耕不仅速度快,省工省钱,而且,耕过的地平、土细,耕种质量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反思 我省应发展节水农业

  建水县农业生产在旱灾面前的遭遇只是我省农业的一个缩影,其他州市的农业生产在这场旱灾面前,同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来自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严重旱灾已使全省941万亩农田缺水缺墒,大春作物因灾减产50%左右,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在调查了曲靖、红河、玉溪、楚雄、大理等州市的11个县、20多个乡镇的情况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的专家发现,我省农业在旱灾的考验下暴露出许多问题。“94%的面积为山区、半山区的云南,大量农田是山坡地,其中坡度超过15度的旱坡地就占到1/3以上,有些坡地甚至超过45度。而且旱坡地地块面积普遍较小,土层也薄,厚度在20cm左右的就占到30%左右,这类土壤蓄雨水能力弱,只要短时期降水不足,就容易发生干旱。”段爱旺、齐学斌、孟兆江、翟国亮等专家表示,我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彻底摒弃“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水资源的季节性和区域性不足的现实,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坚持发展节水型农业,并以坡耕地改造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为辅助,工程技术、农艺技术和管管理技术相配套,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段爱旺还认为,首先,我省应大力推广应用应急性灌溉技术与设备,如应急性移动喷灌和滴灌系统等,这些设备具有一次性投资少、不需要平整土地、适合一家一户或多家农户共同购置、使用方便灵活和适用性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坡耕地经济作物抗旱灌溉,可以满足干旱情况下快速灌溉农田的需求,提高区域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其次,“水改旱”要因时因地制宜,因为我省坝区的农田大部分为稻田,在正常年份下都有较好的水源供给,这样的农田上如果实施“水改旱”,应以改种短季旱作物为主,因为一旦干旱期结束,这些农田仍可以“旱还水”。但是,如果改种多年生旱作物,在雨季来临后,将存在严重的水害问题;最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还要与种植模式紧密结合,在节水灌溉工程选型、规划、布局和规模确定上,要与种植规划和种植模式相匹配,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自然降水特性与灌溉水源供给保证率问题,避免只建不用,或利用率非常低的情况发生。

  首席记者 毛翠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