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灾之后 环保、后续灾害和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11:14  生活新报

  

大灾之后环保、后续灾害和经济发展

  马鞍山村村民下山挑水 本报记者 潘力 摄

  旱了许久,总算天降甘霖。云南百年不遇的大旱,始于2009年秋末西南五省集体缺水。2010年半年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面临水危机,生活饮水困难、农田灌溉不保。江河纵横的西南地区,我国水资源的70%都分布在这里。而如今河断流、田龟裂,令人不禁诘问,对于这个地区我们究竟做了什么?干旱过后,云南应该吸取哪些教训?雨季来临,干渴得到了缓解,那么,在这之后会出现什么后继性的灾害?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本期“圆桌”,我们邀请了水利工程专家、地质专家、环境科学方面的教授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气候原因和人为因素

  邓建华:今年我国的气候现象十分特殊,在西南旱灾的同时,其他地方也在遭受洪灾。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偶然呢,还是有其内在的联系?西南旱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中的人为因素严重吗?

  李作洪

  我认为,今年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干旱及洪涝灾害,和大气环流气候变迁有很大关系。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大气环流异常,气候极端事件也频频发生,西南大旱就是一个明证。所以说,频发灾害,大气环流、水文气象因素很重要。我们可以看到,1857年昆明发生过一次大洪水,当时昆明人坐在城墙上洗脚。历史上,滇池也出现过一次特大干旱。

  因此,我认为灾害的出现是一个随机性问题。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进行预见,采取提前预防的措施,做到临灾害而不乱,这样才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但不可质疑的是,人类活动的因素对自然的影响是肯定有的。局部地区的干旱、洪涝已经频频出现在我们身边。

  所以,正如电影《2012》里所显示的地球灾害一样,是要警醒人们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提倡低碳生活等,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环境,保护气候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骆银辉

  西南旱灾的根本原因还是由气候造成的。气候原因还是要分两个方面来看,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从自然的因素看,全球变暖,西南形成一个高压区,这些跟天文,比如说太阳活动都有关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都很深入了。另外一方面,气候干旱肯定也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气里的水分有65%都是来自于地面水分蒸发,而影响水分蒸发的因素主要就是植被,也就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降水之间可以是良性循环 ,也有可能是恶性循环。生态越好,降水量越大;降水量越大,生态越好,这是良性循环。如果砍伐植被,造成生态破坏,就会越干旱;越干旱,生态就越不好,这是恶性循环。

  考察从第四纪人类出现到现在的气候变化,大气环境都在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地球按照其自然规律形成的气候趋势,人类是无法改变的。根据多种气候征兆,科学家认为这两年应该是气候正在变冷期,但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将埋在地下的煤、石油等挖了出来,燃烧以后产生了更多的碳,排放到空气中,把自然规律打破掉了,造成气候变暖。但地球从冷到暖,再从暖到冷,这个规律是不会改变的。

  侯明明

  印度洋的大海啸和缅甸飓风对影响我省的大气环流发生影响,是中国西部出现大旱的主因。云南滇中高地,人口和城市分布在分水岭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其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90%,财政收入占85%。过境江面和人口聚集地区高差太大,保水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次大旱虽然主要是大气环流的影响,同时也是自然对人类的一种警告!

  刘丹

  中国地域非常广阔,不出现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年旱涝接连出现在广大地区,这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反常、罕见的现象。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全球其他地区也出现旱涝的严重灾害——东欧的洪涝和东南亚的干旱。

  这个时候就有人跳出来,说是我们的环境被破坏了,生态被破坏了,所以气候反常了。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但是全球气候的突然变化并非如此简单。最先进的冰原气候分析得出来的结论是,地球气候变化是反复无常的,可以从一个温暖时期,突然变化到一个非常寒冷的时期,这种变化与近日点、远日点等天文影响形成的周期性变化不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气候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一个甚至多个复杂的混沌系统控制着气候的变化,包括周期性和突变性,传统的气流、洋流数据统计分析,对于这种复杂是无计可施的。那么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科学家逐步认识到气候反复无常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周期性变化气候的理论不再可靠。

  那么人类的行为,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的减少,河流截断等行为对气候的影响有多大呢?这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长期效应问题。人类现在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攀升,对资源的更多采集和消耗,这些效果对气候的复杂混沌系统来说,是增加了系统的变化因素和加速作用。那么我们首先得明白气候变化是不可逆转和不可以预测的,所以更需要灾害应急机制,把灾害当作随时会发生的情况。第二就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减少对气候的直接干扰和影响。

  总结起来就是,要改变认识气候变化的观念,建立应急社会机制,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

  旱灾对水利工程的考验

  邓建华:旱灾带来的最严峻问题,目前因为雨季的到来得到了缓解。那么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云南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或者说在旱灾面前,云南暴露出了哪些实际的问题?

  李作洪

  这次旱灾最大的教训,就是检验我们的水利工程抗击干旱的能力。大型工程抗击干旱能力可以,但小型水利工程则在干旱面前能力不足。这次干旱中我们看到,全省范围内,大城市和小县城居民的饮水难问题能得到基本的解决,在农业灌溉方面也是如此。从这方面看,可以说是我们的大中型水利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山区,出现了重旱的现象,人饮困难,农田灌溉更是很难得到保证,这就是媒体提到的工程性缺水问题。

  我认为,下一步我们应该修建一些骨干型水利工程,提高水利工程抗击干旱的能力。而我所说的骨干工程,是能够对某一地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起关键作用、保证作用的,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云南的水利建设条件,因地制宜地解决水利工程问题。同时,应加强水文、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为水利工程设计质量提供宝贵资料,以提高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使水利工程更有抗击干旱的能力。

  骆银辉

  旱灾是什么?旱灾就是降水量锐减的情况下,人们没有水源储备,没有抵抗干旱的能力。如果我们的水利设施比较先进,水源的储备比较充分,那么即使大气没有降水,我们仍然能够有水喝,有水灌溉。所以,面对旱灾的关键问题还是储备能力。云南的干旱教训就是严重缺管的水利工程,我们的农民现在还在使用30年前的小水塘和小水窖。

  人们都认为云南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但云南的水资源丰富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就是风调雨顺,该旱的时候旱,这样就自然规律而言就比较好。

  关于应对,下一步要做的肯定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云南的水利设施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我们这些年也做过很多工作,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工作也只是进行一些修复加固,新水利工程不多。云南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乘势而上,申请大中小水利项目,修建大中型水利工程,修建更多的“五小”水利工程,把雨季降水储备起来,以备旱季用水。

  另外,云南的水利设施还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人口密集区、工农业生产区与水资源丰度极不匹配。特别是高原地区,人在高处,水在低处,水都集中在几大江河水系中。水资源集中在滇西地区,滇中、 滇东北地区水资源较贫乏。所以除修建水利设施外,还要尽快启动异地调水工程,将大江大河的水引到滇中等缺水地区。最后还应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使生态与大气降水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候明明

  干旱给人的教训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我们执意或者仅仅简单地将西南大旱放在全球变暖这种大背景下去考虑问题,而回避微观方面,特别是局部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叠加作用,就不能对今后科学的发展提供警示。

  例如,在重要大气环流通道上,大规模发展人工经济林种植对局部气候的影响问题,正在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关注,局部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叠加作用不容回避。

  对云南干旱的反思,还可以从水库建设方面入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更多的是关注经济效益,是大型水库建设,比如大江大河的截流。用于农村灌溉、用于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却被忽略了,这是今天我们的库区建设和水利建设没有考虑到或者说忽视的地方。特别是忽略了小水库和特定空间的小气候形成的小水循环体系对大水库、大电站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作用,今后在重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平,国家应把自然村落的小水源储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具体到每一个村落哪怕几十个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如果我们能把每个村落的水资源管理控制好,那么对整个大西南,乃至对区域性水资源的维护等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要建立干旱预警系统,政府应该正、反两方面地来预测研究,加大灾害预报。

  刘丹

  如同《黄帝内经》所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一切以预防为主,而不是等着问题发生再去解决不断蔓延和增加的问题。

  [1]

  

大灾之后环保、后续灾害和经济发展

  在昭通巧家县,因天气火热已经出现垮山现象 本报记者 何志强 摄

  后续灾害的预测和防御

  邓建华:旱灾结束后,云南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后续灾害?这应该是目前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比如最直观的粮食问题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可以预测的后遗症吗?该如何解决?政府可以做些什么?

  李作洪

  后续灾害这个问题是很难预料的。当前我们应该着重解决什么?我认为,现在旱情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解决了,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是农业灌溉问题,争取五月高温,解决大春作物的丰产问题。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加强管理,提高渠道的利用率。目前,我省农业灌溉中的渠道利用率很低,不足50%,这样造成了水的大量损失。因此,对渠道的及时补漏和加强管理很重要,只有渠道水利用系数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

  另一方面,我们在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上,还应该考虑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以为农民不管住多高都有水喝。而这次大旱表明,这种说法并不对,恰恰是山高的地方,农民生活用水最困难,他们得到山下去挑水。

  所以,今后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对农村生活用水的关注。过去搞水利工程设计,要解决一个投资分摊的问题,在水利工程定位上,生活供水往往放在次要地位(如以灌溉为主,兼顾生活用水),并且没有提出农村生活供水的工程方案,生活供水实际是没有落实的。今年大旱的沉重教训,使我们意识到农村生活用水问题应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并要切实提出配水工程措施,使农村生活用水落到实处。

  骆银辉

  干旱改变不了地质,有人说大旱后必有大震,这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这次的旱灾从气候方面看,主要是影响了农作物,其他不会有什么影响。至于洪灾,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还是应该观察以后的气候变化情况,并不是说前面干了,后面就一定会涝。

  不管大旱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灾害,我还是认为要兴修水利工程,形成水利储备。农村也应该像城市一样,建立必要的小水利工程,在用水上进一步消除城乡差别,特别是农民的生活用水。

  另外,这次大旱,为了应急,打了许多井,这是为了救命打井,但我认为这些井要统一科学地管理。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对环境是有影响的。过量地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特别是岩溶地区的地面沉降问题明显。所以,大旱过后,对一些井的使用,我们还是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一些井可以封了,或者留作应急处理。

  候明明

  说到后遗症的问题,我在2005年和2007年就对华南地区的洪灾、江南地区的暴雨、华南地区的局部冻灾、重庆大旱等做过理论上的猜想,这与人为建造的工程有关,也与自然气候有关。大灾之后的后续灾害是多样的,关键是如何防患于未然。

  政府能做什么?我认为云南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定要定位在发展经济的框架内,绿色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作用必须限制在其承载力之内;可更新资源的使用强度应限制在其最大持续收获量之内;不可更新资源的耗竭速度不应超过寻求作为代用品的可更新资源的速度;必须维护世代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权利;必须维护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在不同群体和不同区域之间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成本与收益的公平负担分配。

  刘丹

  最直观的后续灾害就是粮食减产,比如目前部分农作物价格的交替攀升。所以稳定物价、打击投机行为非常必要。如果不控制物价,那么自然灾害过渡成经济灾害是必然的结果。还有就是对遭受灾害的农民给予一些适当的帮助和支援,帮助他们度过灾害的影响。但是接下来的几年应该怎么办?如果气候持续异常,就会涉及到如何改变这些农业区域的生产和灌溉方式等问题,这种改变和切换现在就应该进行,不然随着灾害时间的延长,这些区域的各类问题都会出现。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邓建华:目前,虽然人为因素在这次干旱中的作用没有定论,但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个矛盾,仍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能否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这个问题?

  李作洪

  以水而论,我认为我们还是要解决好经济发展需水量和水利工程供水量的平衡问题。若为了经济发展过度开发当地水资源,将会使必需的生态环境用水大量减少。滇池流域就是由于缺乏生态环境用水,导致了水质恶化。因此,经济发展用水必须在满足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不能超过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若经济发展需水量过大,出现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应考虑调整产业结构,下调需水要求。总之,经济发展用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骆银辉

  我们国家讲的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实慢节奏的发展也并不一定就是什么坏事。我们搞研究去过的地方也比较多,同当地人聊天,一些少数民族的发展比较慢,人也比较容易满足,精神生活很快乐,是一种悠闲自在的慢节奏。欧洲一些地方,现在不是也流行慢节奏的生活吗?

  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有各种选择,比如,干旱中许多专家论证桉树致旱的问题,说法不一。对这个问题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在种树这方面研究不够,现在我们知道了,就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比如我们不种桉树,还可以种其他树,虽然经济效益有差别,但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要搞好自然环境评价,一个项目没有通过,就不能让它上。现在有一门学科叫农业地质,就是说什么地质条件下可以种什么树种,如果有可能,在这一课题上,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研究。

  候明明

  10年前,我曾向省政府提出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云南经济目前暂时还不能完全摆脱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形式,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就必须从改变资源利用的方式入手,从以不可再生资源(矿业、矿藏)开发为主的模式,逐步过渡到以开发可再生资源为主,应该树立“新的生产观”、“新的价值观”和“新的资源观”。

  工业经济形成初期,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因此认为天然的森林、空气和水没有人类劳动的赋予是没有价值的,也就不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要素。而在工业文明后期,人们发现没有人类劳动赋予的天然森林、空气和水有生态服务功能,是有价值的,应作为“生态资本”成为经济运行的要素。现在科学家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力,提出了“绿色经济模型”,这个模型实际上是承认了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传统资源观认为资源有“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之分,而新的自然资源观认为资源有“生产性”和“维持性”之分,把“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中的很大一部分划为“维持性资源”,并且指出以旅游开发为主的“舒适性资源”是“生产性资源”,要防止盲目开发“物质性资源”,因为这种盲动可能破坏“维持性资源”,可能破坏“舒适性资源”。

  科学发展的公平要素是代际公平,其中有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保存选择原则”,每一代人应该为后代人保存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使后代人有和前代人相似的可供选择的多样性;二是“保存质量原则”,每一代人都应该保证地球的质量,在交给下一代时,地球没有在这一代人手里受到破坏;三是“保存接触和使用原则”,每代人应该对其成员提供平行接触和使用前代人遗产的权利,对于前代人留下的东西,应该使当代人都有权来了解和受益,也应该继续保存,使下一代人也能接触到隔代遗留下来的东西。

  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认识到:我们不是在继承祖先的东西,而是在租用子孙的东西。所以应该先以环境为衡量标准,在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经济。

  刘丹

  经济发展本身和环境保护并非是对立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发展经济。自然环境和资源是更大的一种财富,所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方式是消耗贫穷国家的资源和环境,减少本国的开销。

  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应该关注获得了什么、损失了什么,我们是发展经济变得更富余了,还是实际上消耗了更多的财富变得更贫困了?我们是不是在一种新的经济殖民时代里做了奴隶,还在不亦乐乎?

   本报记者 邓建华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