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异乡安居致富路子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16:12  中国三峡工程报

  本报讯(通讯员 胡炳介 傅黎明)5月17日上午,张谷万在自己的养殖场里忙碌着。他养了600只鸡鸭,如今,又计划再购进一些鹅苗。在村里,他正成为一位养殖大户。

  2001年7月21日,张谷万等14户71位三峡库区重庆市奉节县康乐镇的移民顾全大局,千里迢迢迁移到福建省明溪县城关乡王桥村安家。历经十载寒暑,三峡移民如今发展到16户,户户都住上宽敞舒适的新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6平方米,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住房的标准。

  县里协调向周边村为移民购买水田61.22亩,并在安置点周围规划10多亩山坡梯田供作移民的菜地。

  张谷万是移民点的生产组长,他告诉我们:在农业与劳动部门的帮助下,组里的青壮年已掌握1-2门种养的技术、技能。往年种上杂优水稻,亩产都达千斤。近年劳动力转移,青壮年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在本村办企业,大家就将近百亩田地租赁给南方红豆杉公司栽培苗木。2009年,移民家庭人均收入达5465元,同时与当地村民一样享受医保等待遇。刚从重庆市康乐镇黄村来这里探亲的赵国成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这里山青水秀,气候温和,适宜安居,将来有机会也要选择到明溪定居。

  康乐镇移民不仅能吃苦,还精于营生。他们认为单靠种田要致富是不够的。于是他们采取了“因人而异,一户一计”的生财之道。

  宋发元和李德安的两个儿子,长期出外务工,每人每月收入3000多元。另有两位移民随着明溪的出国潮出国淘金。

  在安置点的一座猪舍旁,我们见到了黄成喜老汉。他说,2003年4月,大儿子建华筹划办养猪场,正在为缺乏资金发愁时,时任副县长罗水源同志以个人名义向银行担保贷款1万元,还无偿提供3立方米木料为其建猪舍。县畜牧技术人员常来猪场防疫治病,圈内消毒,尽心尽责服务。当年收益4000多元。2004年饲养猪近200头,收益2.8万元,目前存栏60头。他动情地说,往年在老家饲养一二头猪,小打小闹,如今在明溪,自己也成了规模养殖户。

  陈祖维来到明溪后,在移民局的支持下,参加驾驶培训,取得驾驶执照,购置一部卡车跑运输。近年筹资80万元,在村里山坡上办起香芯厂,吸纳了许多四川老乡来此就业,如今厂里实现产品订单生产,畅销沿海各市县,前景看好。

  2004年,在县移民局的引进并支持下,王厚国与永安市的罗老板合伙投资60万元,在王桥村口办起“永峡鸭毛加工厂”,原材料来自周边各县,一袋袋不起眼的鸭毛变成精美的绒毛,成为省外贸出口的畅销货。2005年产量6吨,产值达500多万元。2009年,在市场价格不利的条件下,其经营利润还达到10多万元。

  王厚国对我们说:“这里村民真好,遇到天气突变,暴雨将临,附近的村民都会主动赶到我的鸭毛晒场,帮忙搬运。加工厂能不断发展,与大家的热心帮助是分不开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